
初見姚生軒老先生,是在一個炎熱的午后,老人家矯健的步伐、挺拔的身姿、慈祥爽朗的笑容,搭配一身白色混花款式的唐裝,顯得精神奕奕,氣質不凡。幾番寒暄以后,與姚老先生正式開始了訪談,在整個過程中,姚老閑話家常,人生道理卻延綿不絕。短短幾個小時,從這位年過花甲的老人身上,不僅感受到他對書法的癡迷,更感受到他凝聚了半個世紀的大智慧。
舉一反三 獨創多種新、奇、特篆體
他是中國實力派書法家,其書法以篆、行、草、篆隸等多種書體見長,集歷代書法之精華,用筆剛柔相濟、嚴謹多變、造型出奇制勝,自辟蹊徑。書法作品 “新”、“奇”、“特”, 被媒體譽為“甘肅書法奇人”。
有人說,欣賞姚生軒老先生的書法,是一種陶冶性靈的享受?匆系臅ê孟窨吹搅艘唤M中華正氣詩篇,看到了豐富的文化內涵。他不是單純地追求書法藝術,而是一位素有多方修養、內涵豐厚、功底堅實、墨毫與書理皆精的書法家。
他將古老的大篆、小篆,中國文字的演變史吃通吃透,在原有篆體基礎上改良和創新,舉一反三創作了多種別開生面獨具特色的篆體,自創了“貉尾篆”、“星斗篆”、“剪刀篆”、“圓寶篆”等,姚老先生創新篆體的靈感來源于“順其自然”,引用姚老的話便是“達到人筆合一的境界,隨心隨性創作”。他的代表作《萬壽圖》、《千福圖》、《百龍圖》、《百硯圖》、《百寶圖》等,高度濃縮了中華文化,充滿觀賞性和藝術性,獨具魅力,令人驚嘆。

人筆合一 一寫就是半個世紀
姚生軒老先生出生于中國甘肅一個書香世家,自幼隨父學習書法,老父親對書法頗有研究,這對姚生軒老先生接觸書法墊下了伏筆,他深受中國傳統文化的熏陶。在姚老小的時候,家里墻壁上總是掛著很多字畫,他對這些風格迥異的字畫非常感興趣,但在那個年代根本沒有多余的紙和筆去練字,對書法著迷的他,利用一切可以利用的工具去練去寫,割草的鐮刀,放羊的鞭子,挖地的鋤頭,將樹枝削成筆,將沙盤當成紙,當兵進了軍營,承擔了連隊大大小小的板報與宣傳,他從不松懈,嚴格要求自己,不偷半分懶,認認真真寫好每個字。
對于書法,每幅字都凝聚著姚生軒老先生的精氣神,書法作為姚老先生多年的“老朋友”,他與書法跨越了半個世紀的情緣,不是單靠興趣做到的,更不是一天就寫得如此酣暢渾厚。你看到的是一幅灑脫飄逸、賞心悅目的作品,但這書法背后是夏練三伏,冬練三九的積淀與汗水,日復一日,年復一年的練筆,每天早上六、七點起床,站在書桌前一寫就是十多個小時,有時候寫到晚上十二點,有時候寫到深夜兩點多才睡覺。大西北的冬天太寒冷,姚老的手生凍瘡,練字練掉幾層皮,站的時間長了患上了靜脈曲張,但這全然不能動搖他對書法的癡迷。
無論在人生任何一個階段,在讀書時、在部隊時、在工作時,姚老都堅持每天抽出時間寫書法,用他的話來說就是“上癮了”,就如抽煙喝酒會上癮一樣,寫書法就是姚老心中最大的癮。這癮伴隨著姚老一輩子,為他帶來了精神上的豐盛和愉悅,這癮,姚老戒不掉,當然也不會去戒。

一絲不茍 才是匠心精神的內核所在
所謂“差之毫厘,失之千里”,鐘表匠偏差分秒就造不準鐘表,建筑匠偏差毫厘就蓋不好大樓,姚老對于匠心精神的內核,一直都秉承著“一絲不茍”的宗旨。半個世紀以來始終醉心書法。
在姚老眼中的匠心精神,嚴謹、堅持、盡善盡美、精益求精,他說:“做人做事都要一絲不茍。如果想把那件事做得更好,就必須要研究它的內在,吃透它的含義,這樣才不被其他事物所拘束,能夠靈活運用,達到隨心的境界,任意的去追求和發揮,不斷在原有的基礎上創新。在創作書法中,‘悟性’是創作的根本,悟性來了,能馬上創作出滿意的作品;有時悟性不到,幾天都寫不好一字。當然,堅持也是最重要的,匠心精神離開了堅持,則再無其意義。”
“做人如寫書法一樣,圓潤才好看,圓潤才適合時代的發展。毛毛躁躁,渾身長刺兒,怎么受別人的喜歡?”姚老三兩句地就把書法比如成人生,意簡言駭,耐人尋味。談起書法的傳承,姚老的表情一下子變得有點激動,他認為傳承也是匠心精神一種表達的形式。在現今的互聯網大時代,人人拿起鍵盤而極少寫字,姚老渴望更多人去發現漢字的魅力,拿起毛筆寫一寫,從娃娃的教育抓起,把老祖宗留下來的智慧好好保留并傳承下去。

從書法中 悟出人生的“真、善、美”
執著不已的追求和與生俱來的靈感,以及對書法一往情深和強烈的使命感,使姚生軒老先生成為隴原書法事業的開拓者。
書法對于姚老先生的影響可謂十分深遠,以詩載道,明以言志,他不斷抒寫古人詩歌與智慧,從具有中華民族傳統美德、深厚哲理的古詩古文中,悟出正道的真諦。
取之書法,饋之書法,從書法當中得到的,姚老也回饋給書法,致力為書法事業做出貢獻,在全國開展“書法萬里行”的活動,讓更多的書畫愛好者了解大西北的優秀文化資源,不斷和全國各地的書畫院進行交流學習,真正意義上使隴原書畫走出去,對中國書法文化的傳承功不可沒。
姚老的書法作品深受廣大書畫愛好者及收藏家的好評與青睞,被國內外多家藝術機構和個人收藏。其書法作品50多次在國內外書法大賽中榮獲大獎,并入編《世界書畫家大辭典》、《當代藝術界名人大辭典》等辭書大典,作品被選送至澳大利亞、馬來新亞、新加坡、日本等地展出并收藏。提及這些響當當的榮譽,這位和藹的老先生擺了擺手,一臉謙遜,說了四個字“無欲則剛”。
書法以沉穩內斂的特質使姚老心境平和,和藹慈祥;書法以哲學為載體使姚老更能體會到人生當中的“真、善、美”,讓姚老在思想上愈發脫俗超凡,心境更加豁達大度;崇尚順其自然,人筆合一的境界,讓姚老當之無愧的成為中國實力派書法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