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幅較為成功的書法作品,筆法和字的結構是主要的。在行、草書中,整幅作品的章法(布局)顯得尤為重要。行、草書變化多端,豐富多彩,筆隨意到。一幅得意之作,更是書寫者苦心經(jīng)營的結果。在這里我們談到的章法是書法藝術欣賞的總體觀。通篇結構,引領管帶,首尾呼應,一氣呵成,各盡意態(tài),氣運流動,起伏隨勢,筆毫捻轉,巧布虛陣,寓情寄意,都是章法的組成部分。當你站在這樣一幅法不越于理,妙不超乎真的作品面前,真的讓你陶醉神往。
書法作品有中堂、條幅、對聯(lián)、橫匾、手卷、橫幅、扇面等多種幅式。這些幅式中有少字數(shù),比如一首詩(五言、七言絕句律詩),或一首詞(破陣子、念奴嬌、清平樂等)不同字數(shù)的內(nèi)容。怎樣安排,怎樣題款,怎樣蓋章,這些都是章法的內(nèi)容。有的書法愛好者單個字已經(jīng)寫的不錯了,臨貼也有一定基礎了,然而,一接觸書法創(chuàng)作便束手無策了。還有一種情況,評選書法作品時,正文書寫的水平還可以,一看題款,簡直很草率,印章也不考究,于是落選了。這些弊癥必須認真對待。
在臨習古今書法作品實踐過程中,我將章法歸納為四十字總則
一、總則
肥瘦、首尾、氣運、偃仰、起伏、款識、疏密、大小、長短、粗細、濃淡、干濕、縈帶、連綿、遠近、向背、虛實、顧盼、錯落、印章。
二、題款
題款在一幅書法作品中占有相當主要的位置,如創(chuàng)作時幾十遍地啄磨,反復構圖,而到題款時卻草草收筆,形成虎頭蛇尾,神氣韻味會大為失色。由此可見,款識的好壞是不可忽視的。
(一)、上款
上款是指某人或某單位請你寫字。作品完成后,應題上索書者的名字,并將此名題在上款較高的位置,以示尊敬之意。如只是一張參加展覽的作品,就沒有必要題名字的上款。此稱單款。上款所包括的內(nèi)容;
姓名+稱呼+謙詞
1.長輩:
寫給長輩的書法作品,上款的題法一般稱某某老師,某某方家,某某先生,某某女士,某某同志。如果長輩是七十歲以上的老者可稱某某老,八十歲以上的長者可稱某某翁。
書寫者是少輩,對長者一般不稱呼姓,還要加上謙詞,如:清賞、雅屬、斧正、正筆、正書、指正、法正、教正、正字、正腕、正之。
如:高息同志清賞、玉指先生法正
2.同輩:
為同輩所書的作品,一般稱某某同志,某某小妹,某某小弟,某某學友、某某書友,某某仁兄,某某同窗,某某大兄,某某賢弟等。這里應當注意,一般俗稱不宜題款,如:某某大姐,某某二哥等。
在稱呼的后邊還可以加上謙詞,如:存念,惠存,留念,清賞,囑書,命書,雅正等。
如:金寶書友存念、智雨賢弟雅正。
3.晚輩:
寫給晚輩的書法,上款可題某某學生,某某賢契,某某賢侄,某某愛孫,某某愛女等。
如: 小蝶愛女銘記、江華賢契囑書
4.正文出處:
作品的正文有詩詞、文句、格言、警句、名句、選文等,這些正文的作者或文句題目,在題款時應這樣寫:
王羲之蘭亭集序句 杜牧詩山行
對一些膾炙人口的名詩和名句,如:“讀書破萬卷,下筆如有神”。可以省略正文出處題款。
(二)、下款
時間 + 地點 + 姓名(號字)+ 謙詞
1、時間
公歷:二00九年五月
農(nóng)歷:己丑年榴月
一月:正月、孟春、初春、開歲、芳歲
二月:仲春、杏月、麗月、花朝、中春
三月:季春、暮春、桃月、蠶月、桃浪
四月:孟夏、槐月、麥月、麥秋、清和月
五月:仲夏、榴月、蒲月、中夏、天中
六月:季夏、暮夏、荷月、暑月、溽暑
七月:孟秋、瓜月、涼月、蘭月、蘭秋
八月:仲秋、桂月、正秋、爽月、桂秋
九月:季秋、暮秋、菊月、詠月、菊秋
十月:孟冬、初冬、良月、開冬、吉月
十一月:仲冬、暢月、中冬、雪月、寒月
十二月:季冬、殘冬、臘月、冰月、暮冬
春:初春、早春、陽春、芳春、暮春
夏:初夏、中夏、夏暑、九夏、盛夏
秋:初秋、金秋、三秋、暮秋、中秋
冬:初冬、寒冬、九冬、暮冬、中冬
每月初一至初十稱上浣
每月十一至二十稱中浣
每月二十一至三十稱下浣
如:甲子年桂月上浣
題時間款時容易出現(xiàn)農(nóng)歷與公歷混用的現(xiàn)象,如:二00九年六月,不能寫成己丑年荷月,因為公歷的六月是農(nóng)歷的五月。
2、地點:
題款時如落書寫地點,用雅稱而不用俗稱,如:書于南昌青山湖區(qū),這類屬于俗稱地點。但是如題于滕王閣,書于黃鶴樓等是可以的。
3、署名:
署名時可以寫姓名全稱,也可以只寫名不寫姓,或題字與號。如:楊錦或秋風。
4、謙詞:
寫給長者、專家的作品在姓名之后可加上書奉,奉書,敬書,恭錄等謙詞。
所書作品內(nèi)容是偉人,領袖的名句或名作,在姓名之后可加敬錄、敬書等謙詞。
下款的完整題法應是:
“乙丑年杏月下浣於漢美學堂半山書”
正文是甲骨、鐘鼎、漢隸的古文字,題款最好用行楷或楷書。不宜用正文的字體或狂草,如果正文是楷書、行草或狂草,那么題款時的字體最好是用行書。題款字體應小于正文,以便協(xié)調一致。
三 、印章
印章在一幅書法作品中的位置是相當重要的,別看這一小塊紅,真有畫龍點睛之妙。
1、引首章(隨形章、閑章):
這是印在作品右上方的章,又稱隨行章,是隨石料的造型順勢成章,所以引首章不宜是大方形章。說它是閑章,真是閑而不閑,這方小章的內(nèi)容都應與正文混然一體,人家結婚你贈橫幅“美意延年”,蓋引首章“ 煩憂”就文不對章了。引首章還包括如下幾個內(nèi)容:
(1)、年號章甲子、乙丑、丙寅、一九八五年等。
(2)、月號章:荷月、谷雨、盛夏等。
(3)、齋號章:墨人居、瑞德草堂、積字閣。
(4)、雅趣章:這類引首章的內(nèi)容非常廣泛,應當多準備幾方,如:
苦中樂,墨趣,神功,寫我心,墨樂,勤奮,苦功,治學,酒中仙,清趣,師古不泥,勤筆補拙,心畫,師法,精勤,書德,墨香,觀遠,江山如畫,悟法。
2、腰章:
長的條幅右上只蓋一方引首章顯得中間空余太多,可以加腰章。內(nèi)容多半為書寫者的籍貫或屬性的肖形印。腰章比引首和名章還要小一些,一般是小圓,小長,小方形。
3、名章:
名章一般分朱文(陽文)白文(陰文)兩種,幅書法作品的名章最好不蓋兩個朱文或白文章,要蓋兩方印時,最好一朱一白,兩章之間隔一個章的空位,兩章大小不宜懸殊。
在書法的浩瀚海洋里,我站在墨海邊緣,對于章法我就知道這么多了。書法作品的幅式和款識是多種多樣的,只要留心多看古今書法家的作品,并將一些新穎的章法與款識記下來,反復臨寫,到創(chuàng)作時便得心應手了。在這里僅為喜好書法的朋友們提供參考與借鑒。
來源:一畫初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