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潘存勇簡歷
潘存勇,生于貴州,先后畢業于四川師范大學美術學院、清華大學美術學院,進修于俄羅斯列賓美術學院、研究生學歷、系中國青城玄墨第一代傳承人、中國當代藝術研究院四川分院副院長、丹青藝象美術館館長、四川省藝術產業協會理事、北京宋莊畫家村簽約畫家、四川省藝術院畫家、四川省西部中國書畫院畫家、四川省美術家協會會員、成都市龍泉驛區文化產業協會副秘書長。
神話牽引出的思緒
——讀青年油畫家潘存勇新作
國家一級美術師、藝術評論家、研究員 李力知
我們生活在川西,雅安天漏是世人皆知的自然現象,然而解除這樣的災難有一個神話傳說。就是女媧補天,女媧將各地采集的五彩石子熔化成一種液體熔巖巖漿,鑄造成一個天蓋。把這個漏洞堵住。這個位置就在蒙頂山的天蓋寺,然而那些多余的熔液就流蕩在山崖四野,冷凝后形成了五彩斑斕,光怪離奇的壁畫。然而數十年間,我走遍了川西的山山水水,讓我非常失望,我認為那是一種傳說而已。
然而有一天,在朦朦朧朧的畫廊中,突然讓我驚喜,那一幅又一幅色彩濃烈明麗的油畫,它介于意象和抽象之間。完全像一股股的熔巖石漿從山崖奔騰而下。那洪流泛著白光、紅光和橙黃色的火苗,仿佛還隨風飄動。那炙熱的巖漿發出吱吱的響聲。一股炙熱的氣流撲到我面前,我倒退了半步,才從亦真亦幻的夢境中清醒過來。這不是峭壁,這是畫,這是油畫。這是我年輕朋友潘存勇的新作。我現在才知道我的面前不是一座地質公園,而是油畫創作的藝術長廊。
這位朋友比我小四十余歲,是生長在貴州大山里的孩子,他在美術院校受過嚴謹的西方傳統造型訓練,那些現實主義的人物和風景畫也參加了各種展覽,并且被一定的機構收藏。他可以憑著這一技之長,坐享平生。但是這位大山出來的兒子具有苗山一樣倔強;黔水一樣靈動的性格,他深深地知道藝術是創造不是重復,而且繼承傳統是兩種意思,第一要守成掌握傳統的精髓,第二要出新,曾經關于藝術如何能夠立于這個時代的問題。我和他做過討論,有五個標準:基因是傳統的、氣象是東方的、語言是獨到的、觀念是超前的、價值是當下的。這些年輕的朋友基本領會了這些。
潘存勇作品欣賞

《旸谷》

《靈》

《斯格拉的女兒》

《玄》

《川》

《慧》

《影》

《暈》

《韻》

《伏》

《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