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國國家畫院版畫院研究員、中國美術學院教授、上海大學美術學院特聘教授張遠帆在講授中


講座現場
張遠帆以創作于20多年前的一幅版畫《紅色出租車》作為講座的開場,詳細而生動地介紹了中國現代版畫的發展歷程。從力群、古元、張漾兮、王琦到廣軍、陳琦再到新時代的青年藝術家,張遠帆結合他們的作品,闡釋了藝術總是隨著時代和社會生活的變化而變化,也會受到某個特定的地域文化背景的影響。因此,從藝術作品本身也能折射出特定地域和時代的變化痕跡,反映出特定的地域文化的特色,中國現代版畫的發展歷程也同樣反映了這樣的基本規律。


中國版畫作品介紹


講座現場
從80多年前的魯迅先生在上海舉辦的第一個“木刻講習班”,到1931至1949年的“新興木刻運動,再到1954年,中國的美術學院里開始建立版畫專業,研究傳授版畫基本規律,同時吸收傳統水印木刻的技法,創作具有特殊效果的現代版畫。

講座現場
目前,中國的版畫家也越來越多地參與世界各地的版畫展覽活動。“全國美術作品展覽版畫展區”和“全國版畫作品展”是目前中國規模最大的專業畫展。“觀瀾國際版畫雙年展”和“上海國際版畫展”已經舉辦了多屆,得到了越來越多的國際版畫家的支持和合作。


張遠帆與京都精華大學藝術學部教授武藏篤彥交流并贈送畫冊

中國版畫家與精華大學師生合影
最后張遠帆講道:“閉關鎖國,曾使中國版畫與世界隔絕,也使許多人對中國版畫有了固定的看法。今天我們積極地與世界對話,卻并不意味著要完全拋棄自己的立場和特色。中國的發展,帶來了中國現代版畫的變化。我們希望世界能夠看到和理解這些新的變化。這就是我今天講座的目的。”




中日版畫家圍繞兩國的版畫教育、創作情況進行交流
講座結束后,張遠帆還向精華大學版畫系贈送了畫冊。中國國家畫院版畫院執行院長廣軍、中國國家畫院版畫院副院長姜陸,中國國家畫院版畫院研究員王僖山、李東霞、陳龍和上海美術家協會版畫藝委會主任盧治平與京都精華大學藝術學部教授武藏篤彥,大學部藝術研究科長、藝術學部版畫系教授池垣禎彥,藝術學部造型學科、版畫系準教授北野裕之與學生們一起聆聽了這場講座,并在講座前后圍繞兩國的版畫教育、創作情況進行交流。





中國版畫家參觀精華大學版畫教室
在武藏篤彥教授的帶領下,一行人還參觀精華大學的版畫工作室和學生上課情況。從制作版畫的小工具到印刷機等大機器,中國的版畫家們都細細觀摩,體味不同之處的奧妙。這樣的交流從理論到實際,也拉近了彼此的情感。或許,文化的碰撞就在此擦出新的花火。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