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國家藝術網訊:為迎接十九大的勝利召開,由文化部華夏文化遺產保護中心主辦,文化部華夏文化遺產中國畫院、北京文華書畫中心、中國藝術創作院、北京傳承匠心文化有限公司承辦的楊留義城市山水畫藝術館揭牌暨楊留義山水畫展開幕式10月12日在北京市科技路39號院舉行。開幕式上,文化部有關專業單位授予楊留義城市山水畫藝術館為華夏文化遺產保護與傳承示范基地,并宣布成立楊留義城市山水畫研究辦公室。
著名美術理論家夏碩琦在開幕式上致辭
著名畫家于志學在開幕式上致辭,祝賀楊留義城市山水畫藝術館開館
中國藝術創作院院長嚴學章主持開幕式
文化部原副部長周和平,現年92歲高齡的老鐵道游擊隊隊員趙學志,著名美術評論家夏碩琦,著名畫家于志學,中國美協理論委員會副主任、《美術》雜志社長兼主編尚輝,中央美術學院教授袁林,文化部華夏文化遺產保護中心主任喬申乾、副主任姜豐義,中國非物質文化遺產協會副會長兼秘書長張雅芳,中國國家畫院黨委副書記張兵,中國國家畫院藝術信息中心主任、《中國美術報》執行總編輯王平等出席了展覽開幕式。開幕式由中國藝術創作院院長嚴學章主持。
中央美術學院教授、博導袁林對楊留義城市山水畫給予很高評價
中國美協理論委員會副主任、《美術》雜志社長兼主編尚輝對楊留義城市山水畫給予很高評價
中國國家畫院藝術信息中心主任、《中國美術報》執行總編輯王平在開幕式現場接受媒體采訪,對楊留義城市山水畫給予很高評價
此次畫展共展出楊留義多年來精心創作的城市山水畫作品60余幅,其中有表現廣州印象的《廣州吉祥》,反映佛教圣地的《天驕西藏》,體現香港發展變化的《十載輝煌》,展現鄭州新區面貌的《中原古都換新姿》,刻畫燕趙大地的《祖國首都——北京》《大美承德》《燕山攬勝》《燕山腳下馬營子》《高天厚愛、大地情深》,以及表現陜北高原風情的《皇天厚土》《神游大荒》《氣吞云夢》和表現江南風情的《最境杭州》《江南明珠天目溧陽》《江南福地——常熟》、體現江西崇義風采的《贛嶺清氣滿乾坤》等,這些作品均為一批反映祖國大好河山與現代化不同城市文化建設相結合的國畫作品,顯現出大格局、大氣象、大境界的創作思路。
楊留義在開幕式上致答謝詞
楊留義數十年來用挖山不止的精神,本著“繼承不是重復,一切在于創造,治藝之道,貴在創新”的理念,沿著從古創新的道路,認真研習歷代名家名作,從積墨山水到黑山藝術,再到新青綠山水,他始終在不斷探索。在對城市風格的表現上,從北方厚重大氣的城市建筑風格、歷史文化到南方靈秀多樣的城市風貌,他都進行了認真研究、總結,從而創造出多幅鴻幅巨制,作品既有氣勢磅礴、充滿陽剛之氣的北方性格的展露,又有“長松鎖煙凌空碧、水光山色與人親”般詩情畫意的南國溫潤之韻,形成了他個人的獨特表現技法。

楊留義城市山水畫藝術館被文化部有關專業單位授予華夏文化遺產保護與傳承示范基地
來自青海熱貢的藏族唐卡繪畫大師吉合它加為祝賀楊留義城市山水畫藝術館揭牌,特地獻上哈達和吉祥如意唐卡
嘉賓為楊留義城市山水畫藝術館揭牌暨楊留義山水畫展開幕式剪彩
開幕式現場還發布了《楊留義城市山水畫感言:讓創造改變傳統 讓山水融通城市》?!陡醒浴氛J為,中國已完成由農耕文明向工業信息文明的轉型。中國正在大踏步地向著城市化社會高歌猛進。起源于農耕文明的中國山水畫,如何由表現傳統農耕文明向表現現代工業信息文明轉型?如何回應當下波瀾壯闊的城市化進程?于是我們提出了城市山水畫的時代命題。
《感言》提到,城市山水不是界畫,也不是舊有的模山范水。它體現的是新時代高尚的靈魂,偉大的思想,閃亮的精神,厚重的文化,開闊的意境和穿越時空的藝術風彩。它表現的是自然景觀和人文景觀高度融合后的雄渾博大,它反映的是藝術家在提煉生活后的遷想妙得。它是中華大地某一城市和某些城市,某一景象和某些景象的時代風貌,更是超越時代景象的藝術升華。
《感言》認為,城市山水畫的核心理念是:讓創造改變傳統,讓山水融通城市。因為繼承不是重復,表現不是照搬,它開辟的是一條前無古人,后有更多來者藝術艱辛之路。在藝術審美上,城市山水創作注重表現的是宇宙之間的天地正氣,人世間的陽剛大氣,家居中的浩然清氣。它提倡質樸,注重蒼渾,崇尚力量,但也呼喚美煥美侖,渴望金碧輝煌。它力求筆墨與華彩交相輝映,圖式與內涵和諧共生。
楊留義,1955年生于河南遂平,畢業于南京藝術學院,中國美術家協會會員,國家一級美術師?,F擔任文化部華夏文化遺產保護中心副秘書長兼書畫委員會主任、文化部華夏文化遺產中國畫院常務副院長兼秘書長、北京文華書畫中心主任、楊留義城市山水畫研究辦公室主任。作品多次參加全國性、國際性大型美展并獲獎,《秋熟》《生命禮贊》《漢魂唐魄寫江山》《長城頌》等作品分別被中國美術館、聯合國總部、人民大會堂、中央軍委大樓,以及中國駐法、俄、意大使館及多倫多藝術館等收藏。
古都煥新姿 楊留義
燕山腳下馬營子 楊留義
廣州吉祥 楊留義
楊留義應邀先后在中國美術館、中國國家畫院美術館、聯合國教科文總部、法國盧浮宮、俄羅斯美術館、普希金博物館、美國紐約藝術館、中國駐法國巴黎文化中心、日本東京都美術館以及上海、杭州、南京、西安、廣州、深圳等地多次舉辦個人畫展和聯展。作品《祥云和暢圖》《雅典·衛城》《山不爭高自極天》分別搭載“神舟六號”、“神舟七號”和“天宮一號”宇宙飛船遨游太空,曾赴美國、法國、德國、俄羅斯、意大利、希臘、西班牙等十多個國家進行學術交流。
楊留義作品多年來引起媒體廣泛關注,中央電視臺、《美術》《國畫家》《中國文化報》《中國藝術報》《美術報》等數十家新聞媒體曾給予專題專版介紹,出版有《楊留義畫集》《楊留義積墨山水》《中國名家精品粹編——楊留義》《21世紀有影響力的畫家——楊留義》《當代中國山水畫壇10名家——楊留義作品》《中國美術家大系·楊留義卷》《楊留義城市山水作品集》等個人畫集20余種及50余部作品合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