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戴慶文簡歷
戴慶文,男,1968年生,湖南湘潭人,自幼酷愛繪畫,尤其喜愛古意人物畫。
現為湖南省直書畫家協會會員,韶山書畫研究院副院長,中國農工民主黨湘潭市委文化藝術工作委員會主任,湘潭市岳塘區美協副主席。
作品畫面清新,古雅,追求秦漢之意,探尋魏晉之風!
沐古敘今水墨情
——記青年畫家戴慶文
撰文:湘潭電視臺 丁海波
歷史悠久的中國人物畫向來是在傳承著中國文化,并隨著時代發展而進步的,人物畫有很強的時代特征與符號。青年畫家戴慶文先生的魏晉人物畫作,用傳統筆墨,通過特定意境表達對一個時代的寫照和思想感情。
戴慶文先生以寫生、研讀前人及大師經典作品,用心學習并把握精髓。他對人物畫的理解和表現上不同于其他畫家作品,滲透理念。他多年的創作也在不斷超越自我,求新求變,其魏晉人物作品中能領悟到獨有的意境。他用筆蒼勁,人物神態、表現手法及環境渲染都體現了他對魏晉時期文化的研究、人物的理解與把握,體現了獨有的特點。
品讀戴慶文人物作品能感到,部分作品將人物處于幽靜的大自然中,表現一種生活氣息,他采用現代手法通過光和色、濃墨淡寫抒發人物內心,亦色亦型,是注重五官感受和內心世界的描繪的淡淡寫照。他強調大寫意與人物意境、神態融入到魏晉人物畫作中,表現大膽而傳統。當然,他還吸收了白描、重彩、水墨濃淡的融合運用,使畫作具備了開騰之氣。遠處山勢、近處松樹、水里浪花與人物和諧共處。
戴慶文先生辛苦求學和工作,在勞作中,體會生活,努力學習,尤其對人物畫情有獨鐘,他求教名師,拜讀先人作品,勤學苦練,取他人精髓,與同行共同探討并融入自己的思想,終自成風格,成為湘潭藝術界青年人物畫中的佼佼者。他繼承了現代寫實傳統為主流的畫風,用寫實的筆墨表現魏晉人物,并賦予時代精神。其魏晉人物畫主要以名人名士、詩句、典故、趣事為題材,作品意象鮮活,造型嚴謹,構圖大氣,筆墨雄勁酣暢,充分發揮了干筆與濕墨的對比與融滲,形成大氣脫俗、富有內涵、具有陽剛美的風格。

戴慶文先生的畫還有一種繽紛與燦爛,帶有一些抽象的藝術因素。描寫樹木時而具體,時而抽象,襯托人物的具象化,用水墨、焦墨,運用石綠與赭石,把人物、背景中的山水、樹木、霞光的涌動寫意得惟妙惟肖,畫品非常吸引人。

《淵明詠菊》
作品《淵明詠菊》描繪了晉代名士陶淵明避世而尋內心之靜謐 ,清心而雅致。人物形象真切自然、樸實而賦予情趣,充滿了清雅之氣。藝術處理上一是畫面單純之中而有變化;二是細節交代清楚,文人暢快飲酒,淋漓盡致;三是人物以線造型,又充分利用了干濕、皴染,線面結合,頗顯優雅,環境與文人心境融洽;四是樹木環境以淡墨的剪影形式處理,非常別致的突出了人物。

《妙在方寸間》
作品《妙在方寸間》,畫家從平視角度著眼,運用焦點透視,所有線條向合理方向或散發或收斂,既表現宏偉氣度,又刻畫了兩人世界的狀態與神韻,把人物描寫引入一個新的高度。在色彩與水墨使用上,既用濃墨、淡墨勾勒整幅畫的走向,又用色彩點綴結構,使墨與色彩凸顯出畫的時空感,倍感高雅靈動。

《靜觀云起》
《靜觀云起時》描繪詩人王維在青石旁、老樹下佇立靜思,文人側首面容憂而雅。詩人靜坐而收斂,陷入沉思,似為靜待時日,畫法上則運用了對比、襯托和滲透,人物白描透著墨韻,老松襯托環境之寧靜,山石透著高風亮節之氣,整個畫作具有一種張力,形象生動,給人以思緒。
戴慶文先生還通過其他畫種對傳統人物畫中水墨、光色,手段轉譯,以富有視覺張力的水墨形式解讀魏晉人物,并理解與把握之,很是具備深刻的研究與寫實,在描繪古代人物的精神風貌上,取得了突出成績,并具有自己獨特的風格。他的人物畫擺脫了固有的創作模式和程式化方法,以真誠為起點,以質量為生命,以創作為靈魂,在寫實的基礎上,追求生命的內在意蘊。其大幅作品吸收小品的書寫性,小品作品注意吸收大型作品的嚴肅性。他的魏晉人物畫抓住了當時社會人物的根本特征,在動態表情上有所強調,有所夸張,以真切感人的藝術形象,揭示人物的精神內涵,其畫風沉穩,謙遜好學,人格高尚,必將使之成為藝術界一顆璀璨之星,一位有成就的人物畫家。
戴慶文作品欣賞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