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17年11月11日,“雁渡寒潭不留影——徐冰和他的學生們作品展”在園區誠品生活蘇州開幕。本次展覽由成品生活蘇州主辦,策劃人段少鋒和楊夢嬌聯合策展,展覽共有兩個部分組成,展覽第一單元為徐冰先生創作中與書籍和教育相關的作品以及文獻,第二部分“心有靈犀”為徐冰碩士博士作品展。
徐冰是中國當代最重要的藝術家之一,超過四十年的藝術生涯呈現出持續的創造力,曾在美國華盛頓沙可樂國家美術館、紐約新美術館、布朗士美術館等重要藝術機構舉辦個人藝術展。亦曾受邀參加英國、法國、加拿大、日本等國的重要聯展。1999年,因其在書法創作及版畫方面的成就,徐冰獲頒成為藝術界“諾貝爾”的美國跨領域最高獎項麥克阿瑟獎(MACARTHUR AWARD)的首位華人獲獎者。
徐冰先生在開幕式致辭
尹吉男先生在開幕式致辭
開幕式主持楊夢嬌
此次,誠品生活蘇州特別邀請著名版畫家、藝術家徐冰和他的15位學生,聯合展示26組各自藝術生涯中的代表作品。其中,徐冰的展出品多為他在創作生涯中與“書”相關的作品,時間跨度逾40年。徐冰的文字藝術創作自有其生命,始終隨著時代的推進而持續生長。從不論學歷高低,沒人能讀懂的“天書”到不論貧窮富貴,訴說著普天同文理想的“地書”,自始至終,如徐冰所言:在藝術面前,人人平等。
作品展26組作品涵蓋繪畫、裝置和影像等多種表現手法,件件有新意。策展人段少峰和楊夢嬌認為,此次師生聯展更像是一個課堂,徐冰師生透過作品形態進行對話,詮釋師生間“心有靈犀”的真正內涵。
在展覽開幕式現場,徐冰與著名藝術史學者尹吉男做客“誠品藝術大講堂”活動現場,并以“心有靈犀”為主題對談藝術教育心得。徐冰的個人經歷稱得上是貫穿東西,他對東西方藝術教育的優勢與弊病皆深有心得。徐冰表示,技術和方法是可以教給學生的,但不能教的部分是藝術的核心即應該是學生自己獨有的藝術思想觀念。徐冰在延續創作思想的教學理念下,給予學生對生活與社會的感受,認知與判斷,藝術語言的塑造與延續,工作方法的培養以及藝術家身份的自我認同等多方面的啟示。
誠品大講堂:徐冰對話尹吉男
“雁渡寒潭不留影”這句禪語正是彰顯了徐冰堅持的藝術態度以至于人生態度,主張的是人不要被過去的遺憾和未來的幻想所困擾,最重要的是珍惜當下。徐冰的藝術教學、創作實踐以及人生態度深刻影響著他的學生們。
徐冰攜學生同時于11月10日做客蘇州大學藝術學院,給廣大學生帶來一場生動的講座,在老師和學生的角度闡釋了“創造力”。
徐冰師生做客蘇州大學藝術學院
籍由展覽出發,誠品生活蘇州還延伸規劃了3場青年藝術家現場對話活動,邀請徐冰的學生代表分別從“身體詩學”、“為什么新媒體”、“傳統進入當代”等不同角度暢談如何延續“天才徐冰”創造力的火種,又如何再度綻放出不一樣的光彩。
徐冰在藝術領域的職教生涯已逾三十年,其學生年齡跨度亦從六零年代至八零年代,他們都在不同方面、不同程度上對徐冰的藝術理念有所繼承。但同時,作為新一代青年藝術家,他們經過系統性的藝術教育和長期的語言塑造后,也形成了個人創作體系,并在各自的發展領域里取得了矚目的成績。
據悉,“雁渡寒潭不留影——徐冰和他的學生們作品展”將持續到2018年1月7日結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