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國美術基金出售的西涅克作品《卡西斯碼頭》
據不完全統計,2017年退出中國市場的跨國公司數量要比2016年多出一倍以上。與之相反的,卻是大量歐美資本“逆流而上”,進駐中國藝術市場。據《金融時報》報道,近日英國美術基金(The Fine Art Group)宣布,將在亞洲設立一筆為數10億美元的基金,主要目的是向亞洲藏家提供抵押貸款服務。此外,法國安盛集團(AXA)也在中國開展藝術品保險等藝術金融業務,同樣引人矚目。
目前,中外藝術市場的融合度提升,藝術金融等新業態初步發展,為歐美資本進軍中國藝術市場提供了良好的基礎。由于我國藝術品保險相關產業鏈的不完善和缺乏經驗,借此契機,一些歐美藝術品投資機構進駐中國。法國安盛集團就收購了天平保險,將該企業命名為安盛天平保險公司,開展藝術品保險業務。外國資本的進入帶來了成熟的運營模式,加速了中國藝術金融行業的發展和相關配套服務的完善。
但歐美企業迅速進駐中國,搶占市場份額,也面臨著許多挑戰,最主要的挑戰則是“中國化”。在中國的藝術品消費結構中,西方藝術品的投資開始逐年增加,這給歐美企業在中國開展藝術金融業務,尤其是西方藝術品咨詢服務提供了很好的市場切入點。但是,中國書畫藝術品仍占據絕大部分市場份額。不同于西方藝術品在價值評估和資產交易方面有相對成熟的參考標準和體系,中國藝術品目前沒有形成一種相對完善的價格評估體系。中國市場內的炒作現象非常突出,藝術品的價值和價格表現嚴重不對稱,影響和擾亂了正常的藝術品價格體系。無法應付這些問題,外資機構肯定會遭遇“水土不服”,使得在藝術品質押金額的估算和藝術保險的理賠等方面變得困難。
但是,隨著藝術市場的不斷升級,有些問題已經得到初步解決。中國藝術金融指數的建立,通過對藝術家相關的特征變量、藝術品本身的特征變量(分為物理特征和藝術特征:物理特征包括作品尺寸、作品幅式等;藝術特征包括作品題材、作品技法等)與藝術品交易相關的特征變量構建指數,初步解決了藝術品科學估值的問題。中國藝術品鑒證備案數據庫的建立,突破了傳統鑒定手段,通過藝術品樣本數據的采集備案建立數據庫,使每件藝術品都有自己的“身份證”,便于藝術品的真偽識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