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開幕式現場嘉賓合影

5月11日下午兩點,由中國美術館、中國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協會、廣東中華民族文化促進會、中共佛山市委宣傳部、佛山市文化廣電新聞出版局、佛山市文學藝術界聯合會共同主辦的“妙手神韻:2018潘柏林陶塑作品展”開幕式在中國美術館舉行。文化藝術名人、各大美院教授、文化機構人士濟濟一堂,蒞臨此次盛會。60余家國內知名媒體代表出席活動,共同見證此次開幕式。



潘柏林老師和學生們
74件巧奪天工的石灣陶塑作品,在量身訂造的展柜和精心布置的射燈下,展現出最完美的效果。這是中國工藝美術大師潘柏林為本次展覽,精心從歷年作品中挑選出的代表作。據悉,展品中包括四十余件原創作品,其中一部分作品,還是從多年的收藏家手中借回的孤品,難得一見,堪稱經典薈萃。

佛山是中國“四大名鎮”之一,民間工藝、百花爭艷,其中石灣陶塑艷冠群芳,成為嶺南民間工藝的重要代表之一。石灣陶塑因陶泥的可塑性強,以本土特有的自由靈活和開放包容性,題材多樣、造型生動,釉彩豐富,重以“傳神”,故此石灣享有“南國陶都”之美譽。



潘柏林老師接受媒體采訪
潘柏林大師是當今石灣陶藝界的領軍人物之一,其作品題材宜古宜今,手法能工擅意,造像亦莊亦諧,且思想性和人文性鮮明而強烈。
在陶塑工藝上的創新,啟用了“異材同構”、“題材創新”、“捏塑機理”、“夸張變形”、“真布泥紋”的手法,由此屢出佳作,另辟發展之新路。此外,本次展覽活動,還將潘柏林大師歷年來眾多知名的作品、名人評論、文章和論文;收集整理成圖錄和陶塑探討論文同步出版發行。



在開幕前夕,很多專家、學者們在展覽廳已先睹為快,他們對潘大師的各種題材的作品如賞佳珍,七十多件陶塑作品,四十年的勤耕苦作,成就了今日展覽的輝煌。作品在題材創新上,開拓了新理念的創作思路,特別是以通俗為主題的《回娘家》,手法傳神、細節真誠,寫實而豐富,古樸而生動,實為經典。還首創了材料的運用,在“異材同構”的創用中,《綠色的懷念》是以大自然神奇的枯木,以人類智慧的造型相結合,呼喚人們對生存環境的保護和期盼,寓意深遠。在多年的創作中,開啟了新工藝、新材料、新思維的創新。“真布泥”技法的運用和塑造,夸張變形的揮灑,捏塑機理的真誠,使陶塑工藝閃爍著智慧之光,創造了石灣陶塑的新視野、新自信、新的本土文化。





開幕式后,還舉辦了“妙手神韻:潘柏林陶塑作品展”研討會。與會的各界專家學者、藝術家和藏家均暢所欲言,探討了石灣陶塑本土的獨特魅力,以及石灣陶藝發展的新思路。這次展覽的作品無論是歷史價值、藝術價值都是有史以來最高的。不單是展示了潘大師個人的作品,更重要的是通過這個展覽,將嶺南文化、石灣陶瓷文化向世人訴說石灣陶藝燦爛輝煌的歷程。求變創新,形成中國本土雕塑新形象,再創石灣陶藝繁榮新景象。


據悉,“妙手神韻:2018潘柏林師生陶塑作品展”將于5月12日在北京月壇雅集非物質文化遺產傳藝薈舉辦,展期為一個月。此次展覽,將展出潘柏林大師及其51位學生共248件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