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東方初露魚肚白,李磐這個“小李”已來到順義公園國學公益展廳,鋪開宣紙,靜靜的在書桌上,揮毫潑墨練習著書法,這是他每日必做的“功課”。書桌的左上角,擺放著一些書籍,大多是古籍字帖和詩詞歌賦方面的資料。書籍很整齊,因為小李有個習慣,買書總要買兩本,一本用來閱讀,一本用來劃重點,記筆記。李磐的父親“老李”有空就會在書桌附近坐下,抽著煙,靜靜看著兒子,也不說話。

縹緲的煙霧中,老李的思緒仿佛一下回到四十年前,六零后的老李,打小熱愛傳統文化,尤其喜歡詩詞歌賦。可惜那時小李的爺爺身體不好,老李只得早早輟學虛報了年齡,去工廠接班,后來又趕上了工廠倒閉,拿著分得的自主創業扶植款,下海做起了園林園藝生意。在緊貼國家重視美化環境的政策下,靠著勤奮與實在,公司規模逐步擴大,可謂小有所成,然而這些并沒有讓老李有多少興奮。倒是一筆“賠錢的買賣”讓他樂此不疲。
事情的經過是這樣,習近平總書記執政以來,提倡發揚愛國主義精神,非常重視弘揚中華傳統文化傳承。這讓熱愛中華傳統文化的父子倆,備受鼓舞,打算為弘揚中華傳統文化做些力所能及的小事。
恰巧老李的公司與順義區人民公園合作,做園藝盆景公益展覽。在閑談中了解到公園領導也十分重視傳統文化進公園的理念,這與老李不謀而合。
于是在順義區園林中心和順義公園領導的支持下,開始打造傳統文化公益展廳及公益文化大講堂公益項目。父子倆開始規劃:畫圖、施工、建展廳、購進配套設施,一通投資下來,硬件設施饒是弄得有模有樣。

傳統文化公益展廳和公益大課堂的硬件配齊了,又有兩大難題讓父子倆開始犯愁:展廳有了,展品從哪來?課堂有了,講師從哪請?于是小李開始軟磨硬泡自己的書法恩師——順義區書法家協會副主席張艷軍先生,在小李多次表達自己做公益事業的決心后,先生一是感動父子倆的熱心弘揚傳統文化的決心,再又經不起小李的“騷擾”,帶著小李去順義區文聯,向文聯匯報自己的想法,請求順義文聯的指導和幫助。
文聯領導,見小李是一名90后,對小李能否把弘揚傳統文化事業堅持下去,尤其還是免費開放毫無收益的公益展廳,更讓人持懷疑態度。不過小李也不氣餒,幾番去文聯向領導匯報工作,表達自己熱愛中華傳統文化,作為一名中共預備黨員,愿意為弘揚中華傳統文化貢獻自己的微薄力量,情真意切,讓領導深受感動。同時深受感動的還有順義區書法家協會、順義區美術家協會、順義區攝影家協會。

于是公益事業在2019年初,便如火如荼的展開了,首先是在順義區園林中心、順義區文聯、文委的支持下,順義區閑草堂傳統文化公益展廳正式揭牌對外開放。
接下來,在順義區書協、美協的參與下,舉辦的幾次公益書畫展覽,觀展游客絡繹不絕,人民群眾拍手稱贊,被順義區電視臺在新聞中報道。觀展時間從早上8:00一直到晚上10:00,公園熄燈關門為止,用父子倆的話說“只要您喜歡中華傳統文化,咱們公益展廳的大門就為您開著,幾點來都行”·····

尤其是在今年的6月,在順義區園林中心的指示下,與順義公園第十七屆荷花展配合展出的,“盛世荷風”書畫攝影邀請展,匯集了全順義區的書畫攝影藝術家,大家同心協力,創作作品、布置展覽,為迎接祖國七十年華誕獻禮。在6月20日展覽開幕時,觀展游客近乎排起了長隊,來參觀欣賞作品。
小李說父親總說:人啊,就該有奉獻精神,作為個人我們很渺小,在黨的指引下,我們的日子過好了。黨給了我們信任,我們又發自內心的喜歡中華傳統文化,現在能為社會做些力所能及的事情,真的應該倍加珍惜,把傳統文化公益展廳,長久的做下去,讓更多的人了解傳統文化,熱愛傳統文化,春風化雨增加愛國主義情懷,更好的建設祖國……

晚飯后,游園散步的游客在公益展廳參觀書畫作品,小李和喜愛傳統文化的游客互相交流探討,老李則坐在展廳外的長椅上扇著蒲扇,還是靜靜的望著,從一心跟黨走的懵懂少年,到一代人夢想的實現,霎那他回望初心,千帆過盡,仿佛仍是少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