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全國文物藝術品拍賣市場價格監測數據顯示,2019年9月份中國文物藝術品價格指數為57.05點,環比下跌77.32%,同比下跌40.03%。9月份交易量為6641件(套),環比下跌34.41%,同比下跌50.32%;交易額為2.16億元,環比下跌85.03%,同比下跌92.95%。
本月中國文物藝術品價格指數、交易量和交易額的環比下跌幅度普遍較大,主要原因是受到拍賣季節性因素影響。大規模的春季拍賣已經結束,各拍賣行籌備即將到來的2019年秋季拍賣會,僅有少數拍賣行在本月舉辦拍賣會。
值得注意的是,本月文物藝術品價格指數、交易量和交易額的同比下跌比例較高,尤其是交易額,下跌了近1倍。根據對文物藝術品拍賣市場的觀察,中國大陸及港澳臺地區春秋拍的大節奏并幾乎沒有調整,且在行業管理方面也未見新政策法規頒布,那么同為拍賣淡季,同比卻出現如此大的差距,從側面反映了整個經濟宏觀環境變化對文物藝術品市場的影響。但因該數據僅是月度數據,并不能認定是文物藝術市場下滑的趨勢,需要從更長時間段來觀察文物藝術市場整體的變化,方才客觀。
中國經濟數據
9月份CPI為103.00,環比上漲0.90%,同比上漲3.00%,漲幅比上月微增。今年3月份以來,CPI同比漲幅持續擴大,連續7個月漲幅超過2%。本月實現了《政府工作報告》提出的“3%左右”的全年物價調控目標,物價通脹壓力并不明顯。
本月我國M1存量為55.71萬億,環比上漲0.05%,同比漲幅3.40%。M2存量為195.23萬億,環比增長0.87%,同比增長8.40%。本月M1與M2同步微升,但可以看到M1同比增速仍小于M2同比增速,說明貨幣流動性依然不強,微觀個體盈利能力較弱,流向投資市場的資金有限,這與近月來中國文物藝術品價格指數整體走向基本一致。
本月上證指數為2905.19,環比微增0.66%,同比增長2.97%,重新站上2900點,市場有限閑置資金部分流入了股票市場,上證指數與中國文物藝術品價格指數呈現負相關。
中國文物藝術品交易地區分布比例
9月份,京津冀地區中國文物藝術品成交量為329件(套),交易額為379萬元;長三角地區交易量為4,891件(套),交易額為18,613萬元;珠三角地區無成交;中西部地區交易量為946件(套),交易額為372萬元;港澳臺地區交易量為98件(套),交易額為665萬元;其他地區交易量為377件(套),交易額為1569萬元。
交易量
從交易量來看,本月中國文物藝術品交易主要集中于長三角、中西部和其他地區。交易量位列第一的長三角地區,以上海為中心;中西部交易量位居第二,均來自合肥一地,其他地區次之;京津冀地區、港澳臺地區漸次降低;珠三角地區無成交。
交易額
從交易額來看,本月長三角地區、其他地區、港澳臺地區、京津冀地區、中西部地區、珠三角地區的交易額漸次降低。其中,長三角地區占據絕對優勢,遠超其他地區。從文物藝術品的交易平均單價來看,港澳臺地區以6.79萬元位列第一;其他地區的平均單價為4.16萬元居于第二的位置;長三角地區文物藝術品成交平均單價為3.81萬元處于第三;京津冀地區由于大拍賣行忙于為秋季拍賣會做準備,僅有兩家拍賣會共舉辦了三場規模較小的拍賣會,低價拍品集中上拍,因此平均單價僅為1.15萬元,比8月下降了86.11%。
中國文物藝術品交易品類分布比例
交易量
在6641件(套)成交拍品中,按照五大品類計算交易量占比,分別為:中國書畫62.52%;瓷玉雜項24.76%;收藏品10.71%;珠寶尚品1.08%;油畫及中國當代藝術0.93%。五大品類的交易額占比分別為:中國書畫44.64%;油畫及中國當代藝術34.30%;瓷玉雜項14.12%;收藏品6.87%;珠寶尚品0.07%。
交易額
根據文物藝術品的交易品類分布圖可以看出:無論是交易額還是交易量,中國書畫都占據明顯優勢,處于第一的位置;油畫及中國當代藝術的交易額超過瓷玉雜項,位居第二,市場表現特別突出,該品類本月成交額為7252.84萬元,其中油畫達到6731.16萬元,占據該品類的92.81%,其中百萬以上的作品成交額高達6402.00萬元,達到油畫成交額的95.11%,高端拍品引領了9月份的油畫及當代藝術品的板塊,這些高端拍品主要集中在趙無極、朱德群、丁雄泉和王沂東等藝術家的代表作品上。瓷玉雜項在交易量上占據了約四分之一的市場份額,其交易額占比低于交易量占比,說明該品類的中低端拍品較多。本月,收藏品的交易額占比低于交易量占比,平均單價2.09萬元,低價位更得到藏家青睞。
來源:藝拍指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