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2日,國家文物局發布《關于加強汛期文物安全工作的緊急通知》(以下簡稱“通知”)。通知指出,當前全國進入主汛期,受強降雨影響,多地發生嚴重的洪澇或滑坡、泥石流等地質災害,對文物安全造成極大威脅,部分文物、博物館單位受損嚴重,汛期文物安全形勢嚴峻。
通知明確,要保持高度預警狀態,與當地應急管理、自然資源、水利、氣象等部門加強協調溝通,密切關注本地雨情水情風情汛情,實時組織研判文物、博物館單位面臨的洪澇和地質災害風險,及時通報提醒,周密安排部署。加強調度和指導,對地處災區可能遭受洪災的文物、博物館單位,要事先制訂應急預案和應對策略,會同相關部門和單位將防災措施做到前頭、落到實處。
通知強調,各級文物行政部門要督導轄區內文物、博物館單位,拉網式排查安全隱患。特別是將有文物分布的水庫、河流和山區、溝谷等洪區和地質災害多發區作為重點排查區域,將古橋、古城墻、古建筑和依托文物建筑開放的博物館、紀念館,以及文物保護工程工地、考古發掘工地等單位和場所,作為重點排查對象,全面排查可能面臨的災害險情,整治安全隱患。
通知要求,要以防為主,全力防災減災。對排查中發現險情的,要按規定及時報告當地政府及有關部門,采取遮蓋、加固、支頂、圍擋、排水、防滲等有效排險措施,控制險情發展。對確需全面搶救維修、安全防護設施老化、基礎設施薄弱的,應按規定和程序采取應急措施,開展維修保護,提升防護水平,排除可能對文物安全構成威脅的隱患和問題;對存在山體滑坡等地質災害的,要協調會同有關部門和單位,實施重點治理,從根本上消除隱患。對存在重大安全隱患的文物開放單位和文物保護工程工地、考古發掘工地等,要立即停止開放或者停工,確保人員和文物安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