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賈滌非練習》
作者:賈滌非
設計:雅昌·北京設計中心 孫文彬
出版:吉林美術出版社
印制:雅昌文化集團·北京藝術印刷公司
榮譽:2020年度中國“最美的書”
一顆獨自生長在荒漠的樹、一只飛過天空的鳥、一幅掛在展廳的畫本身不存在任何意義。意義只是你自己對心的定義。當你的身體所有的零件和心通力合作,讓你在生與死之間蒙受一段短暫的恩惠,把一個跨越時空和界限的特征送向未來,抵達一種至高無上的境地,就是這種境地也不是可以奢望的,還應當說明時間、場合、人物、感受…以及未知條件,這…是我想說的。喬治 · 莫蘭迪曾說:“我相信,沒有任何東西比我們所看到的世界更抽象,更不真實。”
《賈滌非練習》這本書,是我做書生涯前十年的一個階段總結,前后和先生已出過六本畫冊。每做一本,縱使不通,像闖了禍,也是建立在內容基礎上的沖動和感覺,等自己回過味來,捶胸頓足,又自陷重圍。到了這一本,等于將那些隱藏在犄角旮旯的獸再次喚醒,在黑暗中,虎視眈眈…對著我。
我們對世界的認識和情緒反應都是通過感官得來,眼看、嘴嘗、耳聽、鼻聞、手觸,腿腳丈量,大腦思考。感官決定了自己能夠擁有的邊界和潛能。而書是一種物質連接:打開、翻動、查找、審視、切換、捕捉、觸摸、聯想、召喚,然后,形成想象和庫存。
書的體量,尤其是儲蓄的能量,借助紙張、印刷、圖形、文字、裝訂固定下來。再經過讀者的觸摸、互動以及時間與空間的轉換、并置,跨領域的延伸,就像欣賞藝術品原作的場域和心情。
拿到一本畫冊被撲面而來的內容牢牢吸引,這是做書很重要的事,甚至是最重要的事。設計師沒有任何風格企圖,反而讓書體空間洋溢出獨特的姿態。存留內心美好的那一部分,重拾判斷支點,讓“藝術”回來。
不知從何入手又不知如何描述,作為藝術活動,它就是讓你興奮,促使你主動參與,期待更多關于理解藝術的信息,這或許是人類當今或未來的一種趨勢。
設計師自我表達的后退,內容“藝術”的向前呈現,使得當代藝術的實驗性有了“獨立理解”的可能性:如何觀察、思考與感知。
這種方式與觀念的并置,正是自成體系的推演。設計師轉身于研究和觀察的角色。
一切得不到卻渴望得到,憤懣又窒息的事物,喜悅、溫暖且賦予生存意志的事物,以及一切毀滅的事物——生命并不順遂,但必須生長。也只有生長,才能“即其所居之位,樂其日用之常…而胸次悠悠”(朱熹《論語集注》)。
做書也曾試圖解構、搬運…作者的內容意義,在另一個地方重新建立和固化成某種看得見的自我形態。支撐生活不能滿足、驅使、完成的“我”之所以是“我”的部分,而這個部分需要一面鏡子,鮮活生命的鏡子:
眼睛幾乎是呆視著“靜物”
好像在其中可能會找到什么
也生怕忽略了什么細節
頗感敬畏
心里好像只有一念:看得清楚些…
書是什么?書的意義與極限又在哪里?新的媒介中蘊藏著不同的結構,對待文字和圖像的方式也在變化。人與人之間的障礙,立于鏡子的兩端,立于屏幕的兩端,有沒有可以通達的門?又或者立在那里,不近不遠,它注視著你。也是我和先生相識十年,蹲在那里,雕刻的“自我”的部分。




采訪摘錄:
能講解一下這本畫冊的設計理念嗎?
由于這本小畫冊里的作品是從上海一個藏家收藏的一千多幅賈先生于20世紀80年代至90年代之間創作的素描、油粉彩、水墨和水彩手稿中挑選的近600幅習作。賈先生又特別神秘的一個人,大畫家嗎,骨子里都散發著光芒。形態上就想白白凈凈:“不著一字,盡得風流”,又想有讀者的偷窺癖在上面。就在“Jia Difei Works”這個字形上琢磨,經過排列,發現字母“i”在一條線上時,特別有韻律感;上面的圓點進行錯位后,“模切”掉一個,即傳達了“陰陽”易學的原動力和窺探的心思,又有“不重復自己”在里面,很像賈先生的作畫心態。書不僅是用來讀,還要有互動的部分,才比較“互聯網”,對吧?于是就將書的第一個印張設計了一個拼圖,讀者可以嘗試著拼一拼。
畫冊的開幅很特別,似乎很少有人會做這么小的書,因此也是一個很大膽的設計。您是怎么想到64k這個尺寸的?
厭倦了大書,平時做的太多了。習作體量特別大,就想著做一本口袋書,小小的,寶典類型的,經常翻,會入魔的那種…。
設計的過程中,是否有推倒重來的地方?
有,當然有。設計師,跟藝術家一樣:“關起門來折磨自己,打開門來嚇唬別人”。
從拿到圖片到設計,再到印刷成品這個過程,大概花了多長時間?
答:挺長時間的,一年多的時間,從去年十月份就開始了。主要是遇到了疫情,賈先生去英國,滯留了大半年。我倆就在網上相互折磨對方,還有時差問題。
在您看來,為藝術家做書有什么不同?說有什么不同?
每個藝術家都是獨一無二的,這一點最吸引設計師。
附畫冊中的幾幅練習,與當下的自己共存:





設計師孫杰/文彬簡歷

畢業于中國美術學院視覺傳達系多媒體專業。呂敬人書籍設計研究班學習(北京),何見平“設計五夏”研究班學習(杭州),德國包豪斯夏季學院研究課程(魏瑪)。專業考察:德國、日本、韓國,中國臺灣和香港等
中國出版協會書籍設計藝術工作委員會委員
雅昌北京設計中心經理,美術專項工作室負責人、資深設計師、藝術指導
主要參展與獲獎
國際商標標志雙年獎(優異獎)、亞洲之星包裝設計大獎(亞洲之星)、美國印制大獎(優異獎)、香港印制大獎(全場大獎、冠軍獎、優異獎)、中華印制大獎(全場大獎)、全國平面設計大賽(一等獎、二等獎)、中國創新設計紅星獎(紅星獎)、第八、九屆全國書籍設計藝術獎(10件入選、2件優異獎)、GDC平面設計在中國(專業組入選)、中國“最美的書”獎、靳埭強設計獎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