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0后藏家:收藏就是玩,老想著賺錢就不好玩了
玩的同時,亦可學習充電
90后藏家:從“潮玩”到“文玩”
2020年是文物藝術品線上拍賣元年,在平臺、藏家的共同探索下,2021年線上文物藝術品拍賣成交價格、參與人數屢創新高。以線上拍賣代表性平臺東家APP為例,云征集、云預展、零元拍、直播拍等新形式,不僅使得藝術品拍賣流程縮短,交易更加便捷,也增加了人氣,吸引了新收藏群體入場。

據東家APP相關負責人介紹,今年東家春拍為期15天,不僅有百萬、千萬級的重器,也有價格親民的入門級藏品,更有一些傳統拍賣見不到的特殊藏品,“人人都可以是收藏家。”
作為豫園股份旗下品牌,東家自營拍賣行成為藝術品輕收藏互聯網拍賣領域先行者,整合了復星集團全產業鏈資源以及平臺上萬名手藝人、設計師、品牌,合作多家線下知名拍賣行,匯聚眾多文物高貨和大師名匠。
千萬級田黃亮相東家春拍
據介紹,本次春拍匯集東家平臺和拍賣行選送的名家作品,從宮廷瓷玉到古董珍玩,從國石篆刻到珠寶尚品,超過400場精彩的線上直播拍賣和專場拍賣,共計10000余件藏品。有紫砂名家顧景舟親工之作,也有出自國際頂級拍賣行的品質古董,將讓玩家一飽眼福。
從6月11日到25日,東家春拍推出16件重器每天與藏友們見面。由東家平臺匠人正器紫砂選送的顧景舟大師晚年親制“扁櫻”紫砂壺19日晚以380萬元成交,吸引了眾多關注。



此外,由擁有國際頂尖拍賣行蘇富比、佳士得拍賣紀錄的的百萬級古董重器,如清雍正金地粉彩橄欖瓶、清康熙黃地紫綠龍紋大盤等,也將陸續登場,將于25日結拍。
對于高價值重器線上拍賣,真偽和品質問題是阻礙用戶下單的最大障礙。據悉,2020年東家APP作為行業內少數獲文物拍賣許可證的線上平臺之一,正式上線古董藝術品拍賣,并可享受24小時鑒賞期內無理由退貨(傳統拍賣行不接受退貨)、買家不高于5%的超低傭金(線下拍賣行傭金達15%)等權益。平臺還設置了3000萬“保真金”,確保拍品品質。此外,東家平臺還邀請了多位各品類的權威專家組成春拍專家團,為用戶把關及答疑。
東家APP收藏報告:茶葉茶器+文玩≠老頭子,年輕玩家加速崛起
交易高效便捷,拍品品質保障,門檻大大降低,這些特點恰好符合年輕藏家的習慣。文物藝術品拍賣正在“破圈”,從相對封閉的小圈子帶向更大的舞臺。
據東家APP相關負責人介紹,平臺拍賣用戶年齡結構呈“兩頭小中間大”的特點,其中75后為中流砥柱,但85后、90后年輕群體正加速崛起。“茶葉茶器+文玩=老頭子”的刻板印象已然被打破。
在東家APP,90后、95后年輕藏家群體正在興起,他們隨著國風、國潮文化的盛行而成長,“盤玩”和“潮玩”正逐漸融合。據統計,東家平臺上90后群體對茶器、文玩商品購買意向度超過半數,他們更關注作品品質、價格和款式,作者頭銜、資歷會納入參考,但非唯一依據。
在東家平臺文玩收藏用戶中,男性占比近八成,且比例仍在小幅提升。他們或是為了修身養性,或是為了緩解壓力而“入坑”文玩。而女性年輕用戶的數量也在增長,主要淘一些小眾器物,甚至作為某些守藝人的忠實粉絲,密切關注上新動態,以瓷器紫砂類茶器、設計類首飾為主,傳統木作等家居用品也頗受青睞。
在東家平臺,文玩用戶人群城市分布相對均勻,二線及以上城市占比較去年提升3.7%。
東家APP認為,未來文玩收藏平臺的邊界將不斷擴展,形成“交易+鑒定+社區+文化輸出”為一體的全方位服務平臺。而這種文物藝術品拍賣新生態,在東家平臺已然成型。
70后藏家:收藏就是玩,老想著賺錢就不好玩了
玩的同時,亦可學習充電
金先生是東家平臺一名70后藏家,從事金融IT行業,平時工作壓力大,以往主要通過旅行解壓。2013年,他去新疆偶然接觸到和田玉,便不可救藥喜歡上了。次年去浙江東陽,又意外掉入沉香的坑,后來又陸續迷上書畫、瓷器、古琴、文房雅玩、茅臺酒。“我這不算收藏,應該屬于玩,主要為了解壓。”

2017年初,他因骨折在家養傷,無聊刷手機刷到東家APP,進去一看發現里面有很多自己喜歡的器物,試買了幾個感覺遠超預期。“東家陪我度過了那段無聊的養傷時光,我也成了東家的資深粉絲。”養傷期間,他結識了東家平臺瓷器匠人宛玉,買的第一件瓷器就是宛玉的單色釉蓋碗。“第一次看到她家的單色釉瓷器,有驚艷的感覺。傷好后特意去景德鎮拜訪了宛玉主理人、90后‘瓷三代’江歆。”那時,宛玉的單色釉還沒有知名度,但他從她燒瓷時近乎變態的嚴苛認定其是“潛力股”,未來一定能得到認可。果然,近年宛玉的無名、道隱系列已是眾多瓷粉必入的器物。

“收藏就是玩,是可以讓人愉悅的事,如果老想著通過收藏賺錢,那樣太累,就不好玩了。”金先生是曾為自己一眼相中的奇楠沉香手串豪擲100萬,只憑直覺認為這件稀罕之物可以讓自己愉悅。每次介入一個新門類時,他一般都不會著急買,而是通過博物館、書籍、或上網查資料學習,稍微試手驗證,當知識儲備足夠時,就可放心購買喜歡的東西,若知識儲備不夠,花錢也未必能買到好東西。“我覺得最大的坑就是貪便宜,便宜的東西往往除了便宜一個優點,其他全是缺點;反之,貴的東西往往除了貴一個缺點,其他全是優點。”

他說,玩也是一個審美提升的過程,就像游戲升級打怪。隨著審美需求的變化,有些早期的東西不想再玩了,就會想出掉。線下拍賣會的程序繁瑣且時間周期長,而東家這樣的線上拍賣給很多藏家提供了一個便捷的藏品交流平臺。他認為東家線上直播拍非常好,閑暇時會逛自己感興趣的門類,遇到喜歡的會出價,就算沒買到也是一個學習充電的過程——匠人對作品的講解和用戶的評論都是很好的學習機會。

“線上拍賣最重要的是如何甄選優秀拍品,需要拍賣平臺引進各門類高水平、高審美的鑒定人才。對于高價值的重器,只要是規范的線上拍賣平臺,我是放心線上交易的。”過百萬的重器交給東家拍賣行拍賣。這次東家春拍,有兩件重器(一為中國玉雕大師、蘇州玉雕非遺傳承人朱玉峰親工玉瓶,一為中國玉雕大師、上海市非物遺(海派玉雕)傳承人吳灶發所作“天工獎”獲獎作品),便是金先生的舊藏。
90后藏家:從“潮玩”到“文玩”
小小是一名90后白領,以前她熱衷于關注當代藝術、“潮玩”等,也愛畫畫,從沒想過自己會跟文玩收藏沾上關系,覺得這是“油膩中年男”專屬的消遣方式。然而,2019年,她無意中發現了東家APP,從此便入了文玩的“坑”。
她曾花數萬元入過一只“曼生”式經典紫砂壺,也曾花上萬元拍過香案,還發現了許多創作型守藝人,可以從作品同時感受到傳統文化、工藝與藝術設計的巧妙糅合,“有些作品你能體會到他們注入了自己的感悟,很動人。”
今年東家春拍,她每晚吃完飯便打開手機看直播拍賣,剛剛入了90后東家匠人吳善釗的一款古沉金絲楠木首飾盒。“其實我不怎么戴首飾的,但覺得首飾盒蓋上木頭的紋路和留疤特別美,有的像自然界的流水,有的像浩瀚的宇宙。點開正在拍賣,我壓著秒出了價,沒想到幾千元拍到了,很幸運。好吧,以后它就是我的小收藏箱,前天拍的一串老山檀香珠串可以先放進去。”
“這些都是一件件真實的手工藝作品,何嘗不是一件件注入情感的藝術品。除了收藏價值外,我同樣看重它們本身很強的使用、賞玩和文化價值。這與玩盲盒其實邏輯一樣,也講究稀缺性,但我覺得文玩至少比玩盲盒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