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劉子玉:1974年出生于遼寧省新賓縣,自幼受父親影響喜愛繪畫,在父親的指導下學習了素描和色彩基礎!初中畢業后開始專研學習傳統中國畫,在多年的學習過程中把民間繪畫藝術和傳統文人畫融合在一起,造就了自己獨特的藝術語言。

劉子玉專長大寫意人物,師古人之心而不師古人之跡。給寫意人物帶來了新的生命。他能以自己的個性和對時代的發展來畫畫,讓人在繁忙的生活中得到些許輕松,觀之清涼,有些調侃。他在深厚的傳統功力基礎上,用傳神寫照的筆墨技巧來實現他的藝術世界。同時,他以詩入畫,把詩的意境化為畫的情趣,使他的繪畫作品的藝術形象頗具詩的魅力。

而更加可貴的是,劉子玉的作品中有很多與時代脈搏相應、于普通百姓憂樂相通的東西,把自己作為農民出身的淳樸情感融入到繪畫作品中去。如此種種,都使其作品富有獨特的魅力!他的人物畫風格簡括雄健、內容詼諧深邃,發人深思。將哲理寓于幽默風趣之中,他的書畫藝術主要特點是"拙氣,用平民化題材取代傳統文人畫趣味。劉子玉的人物畫是老百姓喜聞樂見的通俗題材,是他作品受到大家關注的主要原因。

他的寫意人物寥寥數筆,仍生動傳神。最為可貴的是,他將大寫意的技法和人物生動傳神的表情完美結合,將作品的意境和表現形式發揮到極致。劉子玉的作品以大寫意手法畫出,簡括傳神、呼之欲出,境界新奇而充滿詩意。格調超脫高妙,力顯神韻,洋溢著健康、有趣、自足和蓬勃的生命力。畫面構圖簡潔,流露著畫家對日常生活的熱愛和樸實深厚的人生體驗,通過水墨和色彩把自己真摯的情感,質樸無華地溶鑄于筆端。用筆減省而富有意趣,形象簡括而不草率。

劉子玉的水墨人物不是寫生的形象,而是對人物內心世界的表達與畫家本身對人物的詮釋,他以濃重的水墨對應簡約的勾線造成虛實一體,以面對線造成了形式的清朗與雋永,突出了水墨藝術的詩意本質,也突出了畫家對中國傳統藝術與時代感的融合之美!作品的成功在于他對不同人物內心世界的把握和理解,他著重于水墨在畫面中的效果和節奏,用筆大氣、靈動,水墨酣暢淋漓,充分發揮了中國水墨畫的特有氣韻,與畫中人物的內心世界渾然天成!

無論是他筆下的古代圣賢、哲人士子、佛道仙家,都以他獨有的技法表現出中華文化的底蘊與無限的豐富意境。在他的畫中體會品讀到中華民族風骨的靈魂,與偉大的傳統藝術之精神的傳承,他并沒有像如今一些畫壇中人那樣惟洋是從,惟華是貶,而是在高古、雅士和佛道豪儒中去尋覓那種艱苦卓絕,不屈不撓的民族風骨,這種本世紀以來早已久違的對崇高與偉大民族精神的追求,使劉子玉的藝術在一開始就具備了一個極高點,也唯有此神圣之追求,他的藝術才會有如此特定的灑脫與大氣的表現。

特別是一些自寫性質的人物以及各種各樣的鐘馗、羅漢、文人雅士、酒人騷客等,表達了畫家幽默智慧和鞭撻丑惡的精神傾向,形成了稚拙而純樸、凝練而平和的個人風貌。縱筆揮寫,以詩畫結合的方式直率地表達了對社會人世的看法。

劉子玉對于中國文化,特別是對中國寫意畫的意識有更深的體悟,他的體悟在于把抽象、具象,寫實、寫意,再現、表現,情與理高度合一。劉子玉是一位充滿愛心的人,他愛人,愛藝術,愛大自然,愛萬事萬物,為古人寫照,為今人傳神。這才是他真正的藝術思想和藝術觀,但從他的作品中足見他的人性的幽默、智慧和真誠。

品讀劉子玉的作品,應該說他已形成了極其個性的藝術取向,建立起了自己的藝術語言,體會被一幅幅造型夸張、水墨酣暢、行筆繁簡得當、意境高古生動的畫作所折服。在他的畫里又不難讀出他對中國水墨人物畫的獨特詮釋與個性化的表現手法。

劉子玉對作品的表現有其特有的藝術語言,無論是讀經靜思之羅漢,還是高士之雅聚,都傳達出一種人文的情懷,融入了畫家對人生的思考,表達出一種情緒,一種態度,使他的畫在靜穆的世界里化靜為動,畫中的人物得到升華,讓我們感受到他所追求的意境和情趣。

劉子玉為人直爽,一直是寵辱不驚、淡泊名利,始終以一顆平常豁達的心來面對生活,他只是靜靜地生活,踏踏實實地畫畫,他說最能讓他滿足的就是每天都能畫畫,畫畫就是他的生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