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巍巍昆侖出美玉……,和田美玉,且末為上”。在“首都北京2014中國珠寶學術交流會上”,出現了一塊重達87公斤的特級白玉,它來自于以盛產和田玉而聞名的新疆且末縣。在交流會上,它以“鎮會”之寶的“身份”,向四海客商展示其“油光溢彩”。

圖為87公斤特級白玉
據悉,此塊玉石市場估值290萬元(由國內某資深評估機構按目前市價估算)。記者在首都北京2014中國珠寶學術交流會上看到這塊87公斤罕見“特級白玉”的廬山真面目。
俗話說“玉不琢不成器”。初見玉石,塊度雖大,品相完整,但其貌不揚,乍一看與普通的大石頭無異,從幾處“開窗”的地方觀察,呈乳白色,用手觸摸溫潤無比。這塊玉石是從哪里的呢?記者向玉石主人郭先生了解到,這塊玉是他年初在塔特勒克蘇的玉礦山上偶然發現。然而偶遇的大玉如何開采、出山卻成了難題,因塔特勒克蘇玉礦點深藏于昆侖山海拔4000米左右的山中,人跡罕至,開采難度極大,常用的炸藥開采必然會對玉石造成內裂,郭先生與幾位玉石開采專家進行了研究商議,為保留玉石的完整性,最后決定采取人工開采的辦法進行作業,拋棄常用而又簡單炸藥開采方式。在運輸方面,僅有的運輸巷道也是采礦工人多年踩出的羊腸小道,況且在這小道上根本無法采用其它大型運輸工具。
對此,郭先生雇傭多名閑散牧民,窮盡其法,耗時七天,才將這塊特級白玉請出昆侖山。“那時候,昆侖山上又冷,時不時還飄著雪,山路又滑,一不小心就有可能發生連人帶貨滾下山的慘劇,而且被大雪蓋住的路也不好認,只能走一步探一步的將玉石往山下運,能用的土辦法,基本上都用了!”玉石主人郭先生說。
玉石的主人郭先生介紹,他對這塊玉石感情極深,起初玉石剛運到北京,曾有部分玉石行家質疑這塊料子,這讓多年從事玉石生意的郭先生心里忐忑不安,郭先生就帶著一層迷惑將87公斤白玉的在不同位置切了兩塊下來,送到國家最權威的北大玉石鑒定中心進行檢測,分別都被鑒定為和田白玉。這才讓郭先生心里忐忑變為平靜。

為該白玉切下的小塊樣品鑒定證書
據了解,郭先生公司旗下的昆玉天成和田玉品牌是北方最大的和田玉山料原石供應商之一,該公司常年現貨供應白玉、糖白玉、青白玉等山料原石。尤其是和田特級白玉,市場認可度高,且國內行情對“白”又情有獨鐘,各地商家通過各種渠道聯系到郭先生,有意購買,都被他婉言相拒,在他看來他的發現一種緣分,如何賣玉也需要一個“緣”字。當記者問道:“郭先生,那你這樣做不怕這塊料子賣不出去么?”郭先生和善的回答,這塊特級白玉早在參會前其實就已經被蘇州一位藏家朋友相中,不時便運往蘇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