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圖為汪老在懷寧撿到的寶貝。下圖為賞石協(xié)會楊會長在淮南淘到的紫金石。
11月4日一大早,家住地質新村的花甲老人汪澤江找到記者稱,自己今年農歷六月十六在懷寧縣石牛山附近撿到的一塊奇怪的石頭,紋理偏黃色石質潤澤,老人懷疑是紫金石,“如果是真的,那么這一發(fā)現結束了唐宋以來我省只有淮南出土紫金石的說法。”汪澤江拿著撿來的石頭對記者說。那么事實是否真的如他所言?為此,記者展開了調查。
據了解,今年68歲的汪澤江是安慶市一家地質隊的退休職工,退休之后唯一樂趣就是收藏石頭。在他家這套不足八十平米居室里,臥室、客廳、陽臺上都擺有各種奇形異狀的石頭。汪老介紹,他家約有百余塊奇石。沒事的時候他喜歡到處撿石頭和淘石頭,讓石頭自己講故事。“你看,這塊石頭表層藏著五顏六色花紋。”汪老指著一方長40公分,上寬10公分,下寬15公分的石頭說。“紫金石是一種珍貴的觀賞石和硯石。小時候聽老人家說,石牛洞里藏紫金,意思是石牛山附近有紫金石存在。”老人說,這次在石牛山發(fā)現的這塊石頭看起來很像是紫金山,但他也并不敢確定,所以也想找機會鑒定一下。
隨后,記者帶著老人撿來的石頭來到了地礦局326地質隊。經相關專家初步鑒定為沉積巖,屬于泥質頁巖,摩式硬度不到3,并非紫金石,紫金石硬度一般在3至6左右。類似這樣的石頭在安慶市很常見,可以作為觀賞用。不過盡管這是一塊普通的石頭,經濟價值不高,但是對于喜愛收藏和研究石頭的人來說,這是無法用金錢來衡量的。同時,記者從安慶賞石學會會長楊長根那里印證到,安慶市懷寧一帶多為沉積巖,真正紫金石紋理金黃,色澤偏紫,具有觀賞和收藏價值,我省主要分布在淮南八公山附近一帶,而安慶市大龍山、樅陽等地多以花崗巖為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