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繼“K11貴陽藝術村城市零件工作室”去年舉行首展之后,上海華府藝術空間于8月20日推出《猛然間——“K11貴陽藝術村城市零件工作室”十人油畫作品展》。參展藝術家包括董重、谷旭、夏炎、熊鶴、石羆、楊武銘、李劍鋒、張若云、王榮植、張興龍。他們雖不是“零件”的所有成員,但相異的藝術風格也大致呈現出“零件”的藝術家的狀態。
作為一個時間狀語,“猛然間”在語法上僅僅提示了一個轉瞬即逝的狀態,但從語義上來看,它又暗示著情勢的轉折。因此,用“猛然間”來描繪“K11貴陽藝術村城市零件工作室”的藝術家的再次亮相最為恰當:藝術家筆下那般柳暗花明的情境或許讓我們在擦肩而過的瞬間體味到意想不到的心動。
董重一直在營造種種荒誕的場景,不同的是,此次參展的作品敘事性場景被加倍放大,形象溢出畫面的邊界,筆墨的趣也彌散開來。于是,在梅花消失的地方,更令人觸摸到傳統文人式的憂傷。與董重不同,谷旭更喜歡細膩的抒情畫面,從早期描繪水下折射出的唐突之物,到水面反射后的幽秘場景,在波光粼粼間,既有種種關于“表象”與“實在”的惶惑,也有筆墨交融時的暢快,而他新近的作品則更像是一種厭倦了全景式繁華后的出走。有的出走是為了放松,而有的出走則是為了冒險,李劍鋒顯然是后者。同以往描繪的荒誕現實一樣,李劍鋒的新作仍然在用各種光怪陸離的場面去再現人們潛意識里流淌著的莫名經驗。新作中,李劍鋒用更加莊重的筆法用同樣錯綜復雜的故事撞擊著我們的心理奇點。藝術家石羆的創作同樣是對人的關注,但他在作品中更強調一種記錄感,熟悉貴陽生活的人不僅可以在他的作品里辨認出標志性建筑物和扭曲了的街道,而且也可以在那些直白的繪畫語言中感受到貴陽的日常生活的氣息。如果說石羆是在窺視都市的生活,那么王榮植則是在獵取郊外的奇聞秩事,雜亂的灌木掩蓋不住色情與暴力的痕跡,血腥的氣息似乎正在那些不知是人還是獸的形象上散發出來,在暴露著人性深處欲望的同時,卻也在流露出一種對平靜、詳和的向往。
在夏炎筆下,悲劇感的思索化作了綠色的憂傷,在一片片沒有一點風的風景中,頑童、蟲子、花草在記憶里與時間膠著,一個個消失了的和正在消失的瞬間詩意地展開。和夏炎的憂傷相比,楊武銘畫面上的安靜更顯得陰郁,全無人影的高密度的居住樓像用于監禁的墻,在“墻”上形成堅硬、鮮明的陰影的陽光毫無生氣,一種置身于喧囂中的孤獨感被清晰并真實地定格在畫布上。而對于張興龍,作品中呈現出的這種孤獨感也是顯而易見的,既直接又沉重。他似乎要讓我們看清一張有關肖像表情里可以帶來的所有真實,以及因這種真實性所引發我們的所有想象。畫面中質感強烈的肌膚,和凝視我們的眼神是將自我如何在超我與本我之間強大張力下的真切狀態逼迫出來,這或許是我們重新審視寫實繪畫的另一番意味。熊鶴的繪畫常常以日常生活中的片斷為題材,在她新近的作品中,對于型感的強調會讓人想起塞尚的執著,不同的是,熊鶴作品中的秩序總是帶著幾分散漫的情緒,平實卻不乏想像。而張若云的作品則偏向抽象的圖案,千絲萬縷的線條和平涂的色塊構成的“網”似乎是在試圖捕捉流淌的思緒,抑或就是思緒本身,細膩而冷靜。
海德格說“林中有路……每條路各自延展,但卻在同一林中。常常看來仿佛彼此相類,然而只是看來如此而已”(引自海德格《林中路》) 。這個展覽也是林中路上的一次佇足,來自“K11貴陽藝術村城市零件工作室”的藝術家們希望能與熱愛藝術的朋友在這里“猛然間”地不期而遇,一道分享觸手可及的風景。
關于“城市零件工作室”
“城市零件工作室”由貴州青年藝術家董重發起,自2006年成立以來,已發展成為20多名藝術家參與的貴州知名當代藝術家團體。他們繼承并超越了老一輩貴州藝術家的“原始主義”精神,在“群居”的生活方式中保持著個體的精神獨立與藝術探索,以更多樣的藝術創作為中國當下的文化發展提供著潮流之外的另一種價值可能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