藝術家南方以“幸福”為主題確立了他在中國當代藝術70后的位置。這次南方將于7月28日至8月中旬在上海華府藝術空間(莫干山路50號4號樓217室)展出自己近兩年約30幅新作品,其中包括布面油彩、紙本彩墨、青花五彩瓷器三種材質的作品。他把由心而生的“真實感”和“獨立性”放置在絢爛而單純的畫面中,不經意中融合生發出一種活潑嫚妙的天趣,這即是南方所幻化的神奇畫境。
南方在2005年《上海青年美術大展》以“幸福著生長系列”獲沈柔堅藝術獎后,于2006——2010先后在北京、上海、杭州、四川、湖北、臺灣、河北等地舉辦了大型個展,作品被中國美術館,上海美術館、湖北省藝術館、河北美術館、今日美術館、北京時代美術館等藝術機構和國內外私人藏家收藏。2009年以后,南方的創作,開始深化。嬰系的孩童漸漸僅是他畫作的一個引子,他借助東西文化間自由的空間游戲著。在武的陽剛和文的陰柔之間悠游吐納。其作品呈現出了這代人擁有的豐富情感,以及不受現有社會及文化的規則所羈絆時代性格,只為自己心靈而悸動的細品生活之后所帶給我們的愛和思考。
文武之道,自是一張一弛,亦陰亦陽。所以文之德,坤也,厚德載物,包藏萬物而育之,猶如我國傳統文化之滋養。武之性,乾也,君子自強不息,陽剛之氣充盈,故生機勃發,此我輩性情所發揮而能革故鼎新。文、武相濟,乾坤相交,萬物更始,也是藝術的生命所在。武有少陽者,能變之象,有稚拙之活力,遂色彩鮮亮而透明,形象爛漫真趣乃見。張揚而去火辣造作之弊,得武之真性。文有少陰者,善變之象,柔順而可人,喜悅之態也。溫和親切,絕無媚俗濃甜之習,得文之謙德。
時爾見諸紙筆、或時爾見諸陶瓷,或大逾丈,或小僅尺,但氣息未嘗少變,我們既著迷于如斯情緒,又感悟著如斯情緒。當下紛繁的都市生活背后,何以眾生的精神家園顯得蒼白且荒寂,缺失的究竟是什么?伴隨著一代代的眾生于娑婆世界染就了深于世故之心時,遺落的究竟又是什么?
恍然間使我輩尋回了失落許久的心中之家園,以文與武之道孕養的美妙精神家園。漫游于此的,或尚在此之外的,想來同樣會期許來自南方的風——文武之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