談到翡翠,那翠綠欲滴、晶瑩剔透、價值連城的美玉就像一件件富有生命的作品,叫人怦然心動。翡翠的綠色變化萬千,翡翠的賭性令人魂牽夢繞,雖然珠寶玉石行業內有“賭石如賭命”的說法,但這仍擋不住翡翠賭石的生命力。
翡翠的產地經常是以賭石來經營的,它使極少數人一夜暴富,也讓一些人頃刻破產,這一切都讓翡翠充滿神秘色彩,吸引著一大批勇于冒險的人去親歷成功或失敗的滋味。
何為賭石
翡翠屬玉石,是多礦物集合體,其主要礦物jadeite于1983年被王春云博士命名為硬玉,其余還有多種輝石、角閃石、長石等礦物,是寶石學界中最有研究價值的玉石。
翡翠賭石是原生或次生礦床的翡翠原石經過自然界的風化與破碎后,被洪水、河水或其他地質作用搬運至河流內,再接受大自然的風化、磨蝕等作用而形成的礫石。賭石外一層厚薄不等的皮殼是自然界在其表面留下的歲月的痕跡,也正是這層皮殼掩蓋了翡翠賭石的真實面目,使人們不能看到其內部的情況,即便是科學技術發達的今天,也沒有一種儀器能穿透皮殼,看清賭石內部結構、顏色與裂隙。因此,在交易中,人們只能靠打賭來判斷它內部的好與壞,于是就有了“賭石”的概念。所以人們將帶皮的、沒有切開的翡翠原料稱為賭石。
“瘋子買、瘋子賣、另一個瘋子在等待”。在非專業人士看來賭石的生意是“瘋子”生意。也許對翡翠一竅不通的人一夜暴富,也許專業精深的專家或是經驗老到的行家反而走眼,也許這就是賭石的神秘感和樂趣吧。當然,真正的賭家是既有專業知識,又有市場經驗,而且還要有勇氣,應該說,賭石是勇敢者的游戲。
賭石的傳說
傳說,“翡翠娘娘”的精靈化作了美麗的玉石之王——翡翠,隨后引來了一批又一批的掠奪者。為了懲治邪惡之徒,一天夜里,在帕敢到密支那之間的一個筆直的山峰上飛來了一塊數百噸重的大翡翠。方圓數百里的人都前來朝拜,其中有一些飽受各種病痛折磨的窮苦人。然而邪惡的掠寶者卻想將此寶占為己有。他們手持利斧,身上綁著粗大的繩索攀緣而上。當接近玉石時,卻從玉石中沖出一條巨大的毒蛇,掠寶者情急之下揮起利斧將毒蛇斬成兩段。然而,掠寶者也從山峰上掉下摔得粉身碎骨。原來,毒蛇就是掠寶者攀緣用的繩索。
翡翠精靈就是用這樣的方法懲治了邪惡之徒。但是,“翡翠娘娘”因殺人過多而受到天責,遭到雷擊。從此,她美麗的外表,變成了黑黑的、厚厚的皮殼,其晶瑩剔透嬌艷美麗的身軀卻藏在了厚厚的皮殼之中。這種神秘的寶玉被后人稱為——“賭石”。
也許價值連城,也許分文不值,翡翠表皮的色和斑成為了翡翠商人們實現夢想的籌碼。其實賭石的賭點無外乎賭種水、色、綹裂等幾個方面。
賭水
主要賭的是場口。所謂場口是翡翠被開采出的地點,因為每個產出點特殊的地質特征決定了翡翠的種水色等多方面性質,所以每一個場口翡翠原料的特點都不盡相同,賭對場口只是賭石萬里長征的第一步,如果賭錯了場口就會全盤皆輸。
賭色
千種瑪瑙萬種玉,翡翠的顏色非常豐富,可以說從白到黑(指翡翠顏色的明度)、從紫到紅(指翡翠顏色的色調)、從淡綠到墨綠乃至黑色(指翡翠顏色的飽和度)應有盡有。但從包有皮殼的翡翠外部是很難探知其內部顏色的。所謂賭色就是根據玉石皮殼的鑒定特征去賭玉石內部有或沒有顏色以及顏色的濃、陽、俏、正、勻等生長規律。
賭裂
賭石以賭種水和賭顏色為主,一旦賭贏,原石的價格可能暴漲幾十倍甚至幾百倍,如果賭輸了也未必血本無歸。但賭綹裂的時候就沒有那么幸運了,一旦賭輸,原石即便有色或有種,其價格也會一路下跌甚至不名一文。所以賭綹、裂是賭石最致命的一個環節。比如賭墨翠的原料,一般情況下賭種水與賭色的余地都不是很大,最重要的是賭綹裂,因為墨翠主要是用來做男款的配飾品的,要求原料塊度較大,過多的或非常發育的綹裂勢必大大減小塊度,因此賭綹裂對于賭墨翠賭石來說是至關重要的。
賭底
底也稱為地子,術語叫做肉頭,主要賭底的凈度,粗細程度,如果底粗、黑、亂就算賭輸。
賭霧
霧是外皮與肉之間的一層厚薄不等的次風化層,如果霧的顏色漂亮也不失為一種別有韻味的美,主要賭白霧和黃霧等。霧賭錯了對賭石價值的影響并不算大,因為霧本身價值就高,只要賭之前認清了是霧價格變化就不會大,也可以說霧的賭性不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