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國家藝術網訊:12月1日下午,荊浩國際學術論壇暨“荊浩杯”中國畫雙年展新聞發布會在北京金龍潭大飯店舉行。中國國家畫院常務副院長盧禹舜,中國國家畫院副院長張曉凌,中共河南省委宣傳部副巡視員杜瑞明,中共濟源市委常委、宣傳部長李軍星等出席了新聞發布會。新華社、人民日報、中國國家藝術網等近40余家新聞媒體記者參加了新聞發布會。

新聞發布會上,中國國家畫院常務副院長盧禹舜、中國國家畫院副院長張曉凌分別介紹了“荊浩杯”中國畫雙年展和荊浩國際學術論壇的有關情況。
中共河南省委宣傳部副巡視員杜瑞明介紹了河南省的文化發展和建設情況,充分肯定了此項活動對河南建設優秀文化傳承體系、創新發展中華文化和打造華夏歷史文明傳承創新區的重要意義。
中共濟源市委常委、宣傳部部長李軍星介紹了濟源市市情及荊浩與濟源的歷史文化淵源,此項活動將進一步促進荊浩山水畫藝術研究,打造濟源城市文化品牌,推動濟源文化繁榮和文化產業發展。
據悉,荊浩國際學術論壇暨“荊浩杯”中國畫雙年展將于2012年12月8日至10日在濟源市舉行開幕式,2013年1月8日至11日在北京中國國家畫院美術館舉行展覽,2013年1月18日至23日在鄭州河南省博物院舉行展覽。荊浩國際學術論壇暨“荊浩杯”中國畫雙年展由中國國家畫院、中共河南省委宣傳部、河南省文聯、中共濟源市委、濟源市人民政府聯合主辦,中共濟源市委宣傳部、河南省美術家協會、荊浩藝術研究院、濟源市文聯共同承辦。荊浩國際學術論壇將以研究、繼承和發揚荊浩山水畫藝術為主旨,包括新聞發布、論壇演講、座談聯誼、尋根拜祖、參觀訪問、藝術展覽等系列內容,邀請美、德、法、韓和國內30余位知名學者、專家、教授進行專題研討。“荊浩杯”中國畫雙年展共收到參評作品近3000件,最后評選出了優秀作品60件、入選作品246件。2012年12月8日在濟源舉行的展覽將展出優秀作品和特邀作品。2013年1月8日和1月18日,先后在北京和鄭州展出入選作品、優秀作品和特邀作品。這項活動是中國國家畫院、中共河南省委宣傳部、河南省文聯,中共濟源市委、市政府認真學習貫徹黨的十八大精神的具體體現。通過這些活動的舉辦,將進一步推動荊浩山水畫藝術的研究、繼承和弘揚,推動國內外山水畫藝術的交流、發展和提高;進一步打造濟源城市文化品牌,推動濟源文化繁榮和文化產業發展;進一步提升濟源、河南在國內外的知名度,助力華夏歷史文明傳承創新區的建設;進一步弘揚中國優秀的藝術傳統、藝術精神,引領當代良好的創作風尚,推進精品力作的產生,為中華文化的繁榮和發展作出積極貢獻。
荊浩,字浩然,自號洪谷子,河內沁水(今河南濟源)人,是五代后梁最具影響的山水畫家,是我國學術界、藝術界公認的北方山水畫鼻祖,是山水畫水墨理論的倡導者、實踐者,是我國古代的“山水畫圣”。中國山水畫作為獨立的繪畫藝術,始于隋代展之虔,正式成立于盛唐的吳道子、李思訓、李昭道、王維諸大家。至荊浩,則自覺總結前人成就,取各方之所長。不僅在山水畫實踐上超越古人,集眾之所大成,而且結合創作心得、經驗著成《筆法記》、《山水節要》等重要理論著作,提出山水畫的“氣、韻、思、景、筆、墨”六要說,極大地推進和完善了中國山水畫的發展。研究荊浩,宗法溯源,進一步理清現代中國畫發展的傳統文脈與歷史演變線索,在新的時代起點上,前瞻新途,探索新徑,為豐富中國當代的美術理論提供參考,促進中國風格、中國氣派的當代美術創作與創新。
荊浩國際學術論壇的理論文集將由文化藝術出版社出版。
來源:中國國家藝術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