祖國的書法歷史悠久,是我國優秀傳統文化的組成部分,久有“中華瑰寶”之盛譽。它風格各異、流派紛呈、形式多樣,并有大小之分,小到微如米粒、更甚如頭發的幾分之一,須借助放大鏡方可觀之。大的可以過丈余,稱巨字,即為榜書也。
榜書,古名署書,在秦書八體中已有署書的記載。始用于摩崖石刻或標題于宮闕門額之上,亦用于刻碑,故而又稱“擘窠書”,亦通稱為榜書。康有為《廣藝舟雙楫》曰:“榜書,古曰署書,蕭何用以題蒼龍、白虎二闕者也,今稱擘窠書。”秦統一中國后,就泰山、瑯琊臺等六處七次刻石,其碑額均為大字。可見,秦以前就有榜書了。
榜書有圓筆、方筆之分,康有為提出:“榜書亦分為方筆、圓筆,亦導源于鐘、衛者也。《經石峪》圓筆也,《白駒谷》方筆也。”初之榜書可見是從圓筆開始。為什么會由圓筆開始呢?此與書法藝術的發展演變有關,秦以前用大篆而及秦時則以小篆為主,故那時所寫榜書只能寫篆書,要寫篆書則圓筆居多而用之。至漢時,由于隸書、楷書也隨書體的多樣與發展而富于變化,亦出現了方筆書寫。從書寫角度上說方筆書寫榜書較難,只有精熟北碑方能為之。
榜書書寫與小不同,自古為難。蘇東坡曰:“凡世之所貴,必貴其難,真書難于飄逸,草書難于嚴重,大字難于結密而無間,小字難于寬綽而有余。”康有為曰:“寫榜書其難有五:一曰執筆不同;二曰運管不同;三曰立身驟變;四曰臨仿難周;五曰筆管難精。”這段話不僅明確的闡明了什么是榜書,而且也講了寫榜書不同與一般寫字,難度相當大,不像平時寫小字那樣隨心所欲,運轉自如,效果多佳。其實寫榜書難就難在一個“大”字上,大則結體難以掌握,很難達到筆筆精到。故前人提出寫榜書亦須以六朝大字碑版為法,執筆應“以伸臂代管,易于應用。”筆豪選二寸外軟美如意者,方能應用,若字過數尺,筆所不及,需持碎布以代豪,伸臂肘以代管,奮身厲氣,濡墨淋漓而已。若字至尋丈,身手所不為,可持帚以為用。這里不僅需深厚扎實的書法基本功,還需超人的氣魄和不同尋常的力氣,更需運籌帷幄、決勝千里的大度而胸有成竹,意在筆先,激情之下,一氣成功,其難度可想而知。故歷代至今,榜書家甚少,遺留下來的榜書除刻石外,就不多見。但我們不能認為榜書難度大或高不可攀而望而怯畏,應知難而上,苦勤精進,勇于探索,是有望登上榜書高峰的。
在精神文明建設深入開展的今天,榜書無論在實用及藝術表現上越來越顯示出別的小字或字體不可替代的藝術美麗。因它具有大而醒目、雄健靜穆的特點,常為高大建筑物、游覽區、摩崖石刻、重宅園林、單位門店、廣告裝飾、民間庭院等所用,越來越受到廣大人民群眾的歡迎。所以,進一步研究榜書藝術,不僅是弘揚祖國傳統文化的需要,也是榜書藝術服務于兩個文明建設的需要,同時也成為書法家們百家爭鳴、大展才華的廣闊田地。
總之,寫榜書應以筆墨雍容。安靜簡穆為上,雄深雅健次之,若筆力能拓、收起使轉自能精者,則神采雍容,氣魄高絕。隨著時序的變遷,人們對榜書藝術會逐漸了解并會有新的認識。這還需要不斷的探索、總結、發展,這是歷史賦予勇于創新的榜書家們義不容辭的責任。
注:該文發表于1997年2月17日人民日報(海外版)
張百成藝術簡介
張百成,(1943年5月—2013年10月10日)。中國唐都(陜西)渭南人。自1984年以來,作品多次參加國內大展并獲獎,兩次赴日參展,獲銅獎,并被收藏。在首屆"龍脈杯"全國書法大賽中一舉奪得雙金獎,在1998年舉辦的"藤王閣杯"全國書法大賽中獲金獎,在"首屆國泰民安杯"大賽中獲榮譽金獎,在1999年文化部中國藝術研究院"共和國社會主義文學藝術五十年討論會"上獲一等獎,1999年10月在美國"國際金鵝獎書畫大賽"中榮獲藝術成就金獎,1999年11月被"世界華人藝術家精品博覽會"授予百名藝術英才金獎,2000年5月榜書"龍"字獲文化部舉辦的國際科技文化成果博覽會金獎,7月25日為國旗護衛隊、軍事博物館、國防大學贈字。
作品《正氣》二字刊登于《求是》雜志2000年第13期,《馳》字刊登于《中國政協》2000年第8期等以《筆狂人誠》專題片進行新聞專題報道。作品遍及國內,達流美、英、意及東南亞諸國。榜書《壽》、《福》二字用于新加坡1996年春節晚會,受到新加坡書協主席陳生桂先生的高度評價。1995年4月在北京中國人民革命軍事博物館舉辦《張百成書畫展》,《榜書淺議》及《書法家與博學》論文被《人民日報(海外版)》刊用。作品及簡歷被《世界名人錄》、《世界文化名人辭海》、《中國藝術界名人錄》等20多部辭書錄用。1997年倡議并籌辦成立中國榜書藝術研究會,被公推為會長。1997年在北京舉辦《首屆中國榜書大展》,2002年國家人事部授予“功勛書法藝術家”和“藝術家學部委員會:一級書法委員”稱號,世界華人藝術家聯合會授予“世界華人杰出藝術家”稱號。被聘任為天津大學北洋書畫協會名譽會長、天津大學電器自動化能源工程學院兼職教授、中國書畫函授大學榜書藝術研究會主席、中國書法藝術研究院藝術委員會常務理事、中國書法藝術研究會特邀創作員、中國懷素書法藝術研究會理事、首屆“國泰民安杯”書畫大賽評委,世紀藝術家傳略組委員會授予“世界藝術家”稱號,《世界文化名人辭海》特邀為顧問編委,世界文化名人金像獎評委會等4單位授予“中國文化名人成就獎”,世界藝術家傳略組委會授予“世紀藝術家豐碑獎”,聯合國教科文組織授予“世界教科文衛專家成員”稱號。
2007年被人民畫報社出版的從建國至今僅收錄全國30位書法大家的《人民功勛藝術家》、《一代大師》兩部書收錄,并被文化部出版的《中國藝術大家》一書(僅錄25位)收錄。目前已有近百幅書法作品被國家級館院及新加坡、泰國、馬來西亞、日本、印尼、香港、澳門、臺灣等國家地區收藏機構和20多位國家領導人收藏。
歷任:中國榜書藝術研究會首任會長、中國榜書家協會首任會長、世界榜書家協會主席等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