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簪花仕女圖》唐 周昉 絹本設色 縱46厘米,橫180厘米 遼寧省博物館藏
中國書畫藝術由魏晉而至現當代,淵源千余年,歷代名家燦若星漢,歷代名畫片紙萬金。我們特辟“水墨擷英”欄目,請山東新聞大廈董事長、山東省文藝評論家協會副主席支英琦先生,賞析歷代名作佳品,他用如詩的語言引導我們去體悟中國繪畫中的空靈與超邁、感受古人的風骨與幽情。
這些簪花女子,總是嫻靜地站立著,從唐朝一直站立到今天,身邊依然是瑞鶴孑孑蝴蝶翩翩。連歲月的風,也生怕吹皺了她們薄如蟬翼的披帛襦裙。這些唐代深閨里的婦人們,健康豐腴,儀態萬方,移步回眸之間仿佛有滿懷心事,卻只是散懷于廊下庭前,任時光如水漫漶。
《簪花仕女圖》是唐代仕女畫傳世孤本,作者周昉,描繪的是春日陽光下幾位貴婦賞花游園的場景。畫面上,貴婦們一律是高髻簪花,蛾眉杏眼,步步春色,款款閑情。最右側的仕女,發髻插一枝牡丹花,左手執拂塵引逗小狗。相鄰的婦人輕提肩上柔滑的絲衫,似乎不勝春陽的奧熱。手持團扇的侍女位置靠后,她的神態最為淡然,扇面上一簇灼灼的花朵遠比她要光艷奪目,說明著她的獨特身份。接下來的一位婦人,髻插粉荷,右手拈一朵紅花凝神觀賞,與面前振翅的仙鶴,形成動靜相宜的場景。第五位婦人雖然位置稍遠,體態顯小,但她頭戴海棠花,身披朱紅披風的形象,卻肅然而露顯貴之氣。畫面最左側的婦人,頭上的簪花應該是素淡的芍藥,她右手里輕輕捏著一只蝴蝶,不勝嬌羞,而她明顯側身顧盼的姿勢,和最右側的婦人側身凝睇之姿遙相呼應,間有名獒瑞鶴花枝蝴蝶穿插,整幅畫面便渾然一體了。按時間來看,周昉創作這幅畫的時代,剛剛經歷了安史之亂,盛唐已經過去,可是,畫中婦人們卻嫻雅得如同一個春夢,也許,畫家無意讓她們經歷世間的繁復,只讓她們在畫面上慵懶著,在時間里閑逸著,盡管,這種閑逸里也會讀出些“春花秋月何時了”的虛空無奈。
周昉們塑造的豐腴健碩、短頸袒胸的仕女形象也成為那個時代的審美特征。不久前,我在敦煌看彩繪壁畫和洞窟造像,唐朝的那種線條飄逸,繪制精美,以及人物眉宇間總是隱含不露的笑意,和周昉的簪花仕女是一脈相承的。唐宋之后的造像或繪制,雖然也算艷麗,結構也還完整,卻總感覺多了些倉促,少了些細膩,多了些塵囂,少了些神怡。這樣看來,畫面上的這些簪花仕女,袒露的也是一個朝代的豐腴和大氣。
歡迎藝術名家注冊藝術家會員,開通自己的官網,上傳自己的佳作和內容。
QQ:271692909
《藝術家網絡大辭典》,可以刊登藝術名家生平簡介、代表作、目前市場行情、收藏潛力等
QQ:271692909
要求:人品好,熱愛藝術事業,有一定的藝術圈人脈、懂經營管理的創業型人才優先。
QQ:2716929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