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訪廣州市朱子文化企業執行董事朱述賢
太上忘情,最下不及情;情之所鐘,正在我輩!——《世說新語·傷逝》
企業簡介:廣州市朱子美術展覽策劃有限公司創辦于1993年,直轄于朱子文化企業,旗下機構有:朱子畫廊、香港朱子畫廊、朱子畫廊當代藝術中心、朱子書畫院、朱子版畫藝術館、啟德藝品軒、朱子書院連鎖經營書店、朱子茶宮、朱子紫砂園、啟德洋行。其中朱子畫廊位于海珠區小洲藝術村,面積達3500多平方米,以代理、推廣、經營當代藝術家作品為主導,兼顧傳統的名家油畫、版畫、水彩、雕塑等;朱子書畫院以歷代名家國畫及書法為收藏及經營主體,同時不定期舉辦各類雅集;朱子版畫藝術館專業收藏、經營各種類別的版畫;啟德藝品軒則以近千種藝術商品為經營對象。企業初期投資酒店業、百貨業、汽車業、服裝及化妝品行業,1999年進入藝術收藏階段。2004年企業開始以文化產業為經營主體并變更為現有名稱,同年在藝術領域進入商業運作階段。
一直以為,白手興家創功立業的人,多少都會給人一種強勢的壓迫感。但見到頗具大家風范的朱述賢先生的那一刻,我們才恍然明白,溫潤謙和可以容納天下,化解一切隔閡。坐在一起,如閑暇聊天般,朱述賢先生在不經意中將人生娓娓道來,談到藝術事業之時,他更是滔滔不絕,喜愛之情溢于言表。
能投身所熱愛的行業,朱述賢是幸運的,而我們能見證這位智者的多彩人生,又何其有幸。當他聽到我們稱他為“成功人士”時,他說:“稱我為成功人士還為時過早,我只不過是在某些方面有些心得而已。”如同一位經驗豐富的老教師,他把自己人生的某些經歷和體會說出來,以期能拋磚引玉,為他人解除些許疑惑。
家族再度崛起的希望
閱歷豐富的人,大都會深諳人生起落無常之理。而朱述賢的家族,伴隨著時代的跌宕,亦有過一番起落。對于人生的起落無常,他的體會更是深刻。
朱述賢是汕頭澄海縣人,出生于書香門第,是南宋著名理學家、教育家朱熹之第26代裔孫。在其祖屋澄海“啟德堂“的書齋門楣上至今尚留著“考亭世家”的銘文,大殿的梁上還掛著官府贈與先輩的“理學正宗”、“重教興學”牌匾。家族的事業在在朱述賢曾祖父那一輩已打下根基,當時,在香港有“啟德堂”等好幾家商號。父親是一位滿腹詩書的純粹的教書先生,不喜經商,因而祖業到了朱述賢父親這一輩,便開始走下坡。
朱述賢說,當年家族的敗落,與時代格局也有密切關系。解放后,由于是“黑五類”出身,他們家很多財產都被沒收了,一家人被趕進“牛棚”——一處破落不堪的房子中,自此一度陷入貧困的境地。當時的農民有米飯吃,但朱述賢一家卻只能吃那個年代一般人不吃的“野菜”。對朱述賢來說,一天只吃一頓地瓜稀飯,餓著肚子上學是常事。記得12歲那年有一天中午,他餓著肚子背上書包走出家門去上學,炙熱的陽光下只能沿著墻邊走,在離家十幾米遠處一個不經意回望,只見母親坐在門檻上靠著門框,茫然望著他,默默地流著淚…只因為,小兒子要去上學了卻沒有任何食物能讓他吃飽肚子!朱述賢說,那個情景至今歷歷在目,至今常常令他傷感地想起母親的哭泣,如此心酸的回憶真讓人吁噓不已!朱述賢對父母親的孝順并非掛在嘴上,除了父母親的生日、春節、清明節、中秋節、農歷九月十五(先祖文公朱熹的誕辰紀念日)、冬至等日子必定回家外,其它時間則按照兩個月為間隔回家一次,即使當年在北京工作也是三到四個月回一次老家。現在父親已經仙逝十三個春秋,母親也已經83歲高齡了。為了紀念父親,朱述賢請來石雕技工,把武夷山九曲溪之五曲處先祖朱熹的筆跡“逝者如斯”翻刻在父親墓道入口附近一處重達百噸以上的巨大巖石上。按朱述賢的理解,現在多回家看望母親比什么都重要,就好像進入倒計時狀態,要爭取多看一次母親,爭取兩次看望的時間間隔短一些。母親年輕時的愿望他基本上一個一個地幫她實現,比如到北京天安門、長城、廈門鼓浪嶼、香港、南華寺等,盡管到香港游玩時母親已患老年癡呆癥,第二天醒來時前一天的事情已忘光,但朱述賢仍無怨無悔地攙扶著母親游玩香港各景點,還要不停地給予解釋(因老母親記不住,有時要重復一次又一次)。
所幸,一個經過漫長時間構筑的書香門第并沒有如流星一樣輕易地沒落在世間。而它再度振興的希望就在朱述賢身上。
朱述賢自小就聰慧異常。自從小學時,他總是獨占鰲頭,特別是在數、理、化及外語方面表現出其獨特的天賦,各科成績遠遠領先于其他同學。剛上高一時,父親當時就自豪地說:“我這個兒子一定能讀大學。”朱述賢讀高二時,當時困苦的家已經開始陸續為他張羅讀大學的用品,如皮箱、手表等(要知道在那個年代買一只海鷗牌手表需花掉一個普通工人三個月的工資)。即使當時的升學率僅有千分之三,父親也堅信他能考上大學。皇天不負有心人,聰慧的朱述賢按期在1981年如愿進入華南理工大學(當年的“華南工學院”)深造。
自此,朱述賢拉開了他精彩的人生序幕,從國家部屬研究所到大型合資企業到創辦私營企業;從搞科學研究到設計工廠到經商開茶藝館辦畫廊等等,他的事業揚帆啟航了。
朱述賢的家族是龐大的,他有七個姐姐,三個哥哥。家族中他排行最小,但由于他的正義和公正(他說也許是骨子里與生俱來的),在家族中威望較高,大家相信他。鄰里鄉親們會認為,朱述賢是家族里公認最成功的,但他自己卻有不一樣的看法。他認為所謂的成功就是在自己喜愛的領域里有所成就,比如他辦酒樓的大哥和畢業于華南理工大學建筑系的建筑結構專家姐姐,他們也都收獲各得其所的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