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宮御制轉心瓶,外壁彩繪金絲鳳凰,內膽刻畫百種鳥禽,隨著內膽的轉動,百鳥朝鳳的萬千風姿,呈現在外壁的鏤空處。
如此國寶,哪里賞鑒?答案:首都博物館。
9月28日,由首都博物館主辦,香港玉樹堂文化有限公司協辦的“首屆世界華人典藏大展”在首都博物館隆重開幕,由美、英、法、新加波、臺灣、香港、澳大利亞等國家和地區的藏家提供的100件(套)精品閃亮登場,包括宋代官窯、哥窯、清代瓷器、書畫等,其中原藏于北京故宮的“清乾隆洋彩雕瓷轉心瓶”成為矚目的焦點。
本次展覽是國內首次大規模地將世界各地的華人收藏精品集中在一起同臺展出,大多數作品都是來源于民間且首次與收藏界人士之外的觀眾見面,表現出了中國古代藝術品精湛的制作技藝和悠久的歷史傳統。
清乾隆洋彩雕瓷轉心瓶是展覽中極為珍貴的重器之一,目前只存世兩件(另一件現存于北京故宮)。1999年這件瓷器在英國拍賣時,被一名華人買下收藏。目前的市場估價大約在3億元人民幣。這是它第一次來大陸與北京觀眾見面。
據首都博物館策劃部主任王春城介紹,此件轉心瓶代表了乾隆時期最高的制瓷工藝水平。它的尺寸超大、高約60公分,繪畫色彩濃艷,技法純熟,其最大的特點是轉心瓶中還套著一只小瓷瓶,瓶內膽可以旋轉變化出繪畫的不同角度,而且瓶內膽旋轉輕松自如,非常奇特。
其他,雍正青花海水龍長頸樽、雍正黃地青花纏枝蓮瓶、乾隆粉彩九桃天球瓶、乾隆百花葫蘆瓶、宋代《空山歸巢圖》等皆為絕世精品,帶給每一位參觀者不同凡響的藝術體驗。
展覽中,首博還開辟出一塊文物鑒賞區域,推出數件藏品與觀眾近距離接觸,使觀眾在欣賞精品的同時,也開動腦筋,親身參與到文物鑒定中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