絲綢之路——從寫實到寫意楊曉陽美術作品展序言
“絲綢之路”是一條連接中國與西方之間的商貿、文化交流之路,在2000多年的歷史進程中,對促進我國與中亞、西亞、非洲乃至歐洲之間的經濟文化交流都起到了巨大的促進作用。2013年,在新的歷史時期和時代背景下,習主席高瞻遠矚,再次提出與世界共建“絲綢之路經濟帶”的重大戰略構想,經過幾年的發展,無論從頂層設計還是具體實施,“一帶一路”的偉大戰略構想不斷完善、不斷深入推進并逐步走向世界,成為國際共識。此次曉陽院長的畫展,以“絲綢之路”為主題,也表現出他作為一位從西安走出來的藝術家的學術追求和社會擔當。

中國文聯副主席、中國美術家協會主席劉大為在楊曉陽畫展上講話
曉陽院長生于美術世家,稍長即追隨求學于劉文西、陳光健、諶北新等名家,在西安美術學院經過本科、研究生的系統學習,打下了堅實的繪畫基礎。同時,作為土生土長的西北人,古長安的悠久文化傳統、絲路文化的影響和熏陶,也對他的藝術創作產生深遠影響。在1985年,就曾騎自行車從西安出發,沿絲綢之路,歷史4個多月抵達新疆,三十年前的西北交通狀況,一路上的艱辛與困難可想而知。沿途邊走邊考察邊畫,絲路上的歷史風貌、人文民俗對他之后30多年的創作更是切身感受和厚重的積累。可以說,他30多年都沒有離開絲綢之路,他今天所展示的成果,也體現出他30多年在絲路之上的默默耕耘。近幾年,中國國家畫院響應習主席打造“絲綢之路經濟帶”的戰略構想,在六大題材美術創作工程的基礎上,啟動“一帶一路國際美術工程”,組織畫院內外藝術家深入生活,赴沿線采風、寫生,沿絲綢之路創作了一大批生動、鮮活的優秀作品。作為學術帶頭人,曉陽院長把多年在絲綢之路上的創作感受和經驗注入到“一帶一路國際美術工程”的設計實施中,目前已經取得了很好的階段性成果,我對這個項目也充滿期待。
這個展覽取名為“從寫實到寫意”,也正是曉陽院長一直以來的學術追求,從早期的學院派寫實、主題性創作到今天的“大寫意”和“大美為真的寫意精神”的追求,曉陽的藝術創作也經歷過多個轉變,期間也遇到很多的不理解,甚至是質疑,但今天展出的作品就是最好的回答。作為一位領導者和學術帶頭人,繁忙的事物工作并沒有影響曉陽的藝術思考和不斷創造。從西安美術學院到中國國家畫院的領導組織工作經歷,使他能更加開闊視野,宏觀把握大美術的研、創發展及時代賦予的責任,這一點是尤為難得的。
衷心祝賀此次展覽取得圓滿成功。也希望曉陽院長能夠砥礪進取、不斷求索,為中華文化的復興,為中國當代美術的繁榮更盡一份力量。
劉大為
2016年10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