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文化部副部長 王文章在開幕式致辭
2017年5月4日,北京春光旖人,翠色盈盈,即將步入初夏的芬芳,萬物煥發著朝氣和活力,中國美術館精心策劃的“中國美術館青年藝術家提名展(2017)”隆重開幕。
中國美術館首次策劃青年藝術家提名展,展覽共展出26位青年藝術家的119件作品,涵蓋中國畫、油畫、版畫、雕塑、水彩、書法6大門類。展覽得到中華藝文基金會的持續支持,將每年舉辦一次,成為系列展項目。與2016年始策劃的“中國美術館收藏青年美術家作品展”系列展,共同構成推動中國當代青年美術創作與發展的重要品牌展覽。中國美術館是國家美術的最高殿堂,引導青年美術創作的方向,為青年美術家提供展示與發展的寬闊平臺,是其重要職責所在。
本次展覽提名26位藝術家,其中中國畫10人:陳散吟、陳治、雷苗、劉波、邱佳銘、宋彥軍、蘇睿、王冠軍、武欣、徐惠君;油畫6人:程治國、池穎紅、林茂、彭斯、宋海永、古麗斯坦;雕塑7人:陳健、李烜峰、李一夫、劉松、柳青、馬文甲、任艷明;版畫1人:彭偉;水彩1人:趙龍;書法1人:楊濤。他們皆畢業于中國各大美術專業院校的造型專業,有多人讀取了博士學位,任職于各大美術院校和相關創作、研究機構,并在各種全國性和國際美術展覽會中入選和獲獎。在年齡上,以70后為主,共有17人,其次是80后有8人,60后有1人,他們正值藝術創作思維和觀念最為活躍的時期。
中國美術館館長吳為山在前言《青年藝術家的擔當》中談到:“受邀參展的青年藝術家,盡管有著不同的生活經歷和學術背景,也呈現不同的藝術風格,但他們創作的思想和方法,就整體而言,顯然得益于上世紀八十年代以來中國改革開放所取得的成果。然而不同于當代藝術的社會學的話語框架,他們的創作關注中國傳統美學思想的融滲,在造型語言上表現出對于中國寫意精神的繼承與發揚,在文化感知上表現出對現實生活情境的詩意性超越。因此,
我們在他們的作品中看到了當代中國人的生活狀態,更多看到的是,他們如何通過自己的創作,對內在于中國歷史和文化精神的守望。”
中國美術館是國家級美術館,發現新人,引領學術,把握導向,收藏精品,是我們的職責所在,也是本展覽策劃的主旨所在。中國美術館收藏了新中國以來幾乎所有重要藝術家的代表性作品,并且其中很多經典創作,都是出自于當時的青年藝術家之手。不僅如此,中國美術館注重收藏的系統性,很多重要藝術家各個時期的代表性創作,皆有囊括,包括他們青年時期完成的作品,都成為美術史研究的財富。今天,中國美術館組織和策劃青年藝術家提名展,每年有計劃地扶持一批德藝雙馨的青年藝術家,展示他們最新的探索成果,弘揚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傳播正能量,為未來中國美術館的收藏奠立堅實的基礎,為未來中國美術事業的發展積蓄新的力量。
展覽分布在中國美術館三層13至17號廳,以及一層23、24號廳和東、西兩側雕塑長廊拉開帷幕,將展出至5月9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