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武金麗簡介
先后就讀于清華大學美術學院、中央美術學院蔣采蘋重彩畫高研班。中國美術家協會重彩研究會會員,山東省美術家協會會員,聊城大學書畫藝術研究院研究員。聊城市美術家協會理事,聊城市女畫家協會副主席。
作品曾在中國美術館、中國軍事博物館、北京李可染畫院等地展出。作品發表散見于《中國重彩畫作品集》美術報等。出版專著 《條屏沒骨畫卉》天津楊柳青畫社;《武金麗國畫作品集》 黑龍江美術出版社。多篇論文發表于《藝術教育》等學術期刊。

現代國畫創作的藝術情感性
文 武金麗
【摘要】國畫藝術是我國的文化瑰寶,也是現代中國文化的精粹。國畫藝術在我國藝術文化發展史上源遠流長。古往今來,眾多藝術家將畢生精力匯集到自身的創作體系中,形成了不同的藝術風格,以供后人傳承。文章就現代國畫創作的藝術情態展開深入的分析,結合現代國畫的藝術理念,探討國畫的藝術實現機制,并提出相應的思路,以供借鑒。

【關鍵詞】現代國畫藝術情感 藝術情態情感特征
現代的國畫創作既是一種審美意境,也是藝術家對于現實藝術情感的匯聚,它集詩、書、畫、印于一體,強調文化功底,將來源于現實和生活的不同藝術情感融入到自身的意象架構當中,不斷地實現藝術的跨越,創造出新的藝術形式。筆者認為,影響現代國畫創作情態的根本因素是作品中是否具備藝術情感。也就是說,創作者能否從藝術情感的角度深入描繪自身的藝術思維,并將藝術思維匯聚到作品的畫面布局中,讓其與藝術的自由精神更為貼近,與現實結合的更為牢固,最大化地將藝術的情感特性反映出來,引起觀賞者的情感共鳴。

一、現代國畫的藝術情感
隨著時代的發展,以及藝術理念的進步,現代國畫創作更加強調意象元素的融合,不同的意象元素不僅要與整體的國畫布局相協調,還要與國畫本身的寫實意境相契合。國畫藝術的本質就是詩、書、畫、印一體的審美意境。繪畫創作當中不僅要突出現實情感因素,還要點綴文化品格。畫面本身要強調主觀意境,作為補充文字更要凸顯書法具有的文化特色。創作者應將書法、篆刻和畫面統一為整體,將自身藝術情感和主觀情緒融合到畫面布局當中,表達出國畫所獨有的文化內涵。

對于現代國畫來說,藝術情感的表達不僅是創作者情感匯聚,同時也是其人格、文化修養的表現。藝術家將自身的藝術感受和情感升華為國畫創作的基本架構,圍繞情感架構勾勒出自身的藝術對象。置身在多元意識形態的文化當中,藝術家難免受到各種藝術情感因素的影響,很難根據自身的藝術需求創作出表達自身藝術情感的作品。這導致一些現代國畫作品徒有其表,缺少較高的藝術觀賞性和藝術情感價值。所以,作品中是否能夠體現創作者的人性魅力,是衡量藝術作品價值的重要指標。

國畫藝術是文化理性的重要組成部分,也是文化重建的重要內容。藝術家們只有將自身的藝術情感充分融合到國畫藝術創作當中,才能找尋到真正的藝術歸宿,形成持續性、科學性的藝術理性,并將藝術的包容性和開放性展現在國畫作品當中,讓國畫藝術展現出真正的魅力。對于國畫的情感機制,創作者要盡可能地將自己對現實的體悟和對畫面的想象融合到作品的形象表現當中,將感性和藝術情感完美的結合,從而展現國畫藝術精髓。

二、國畫創作的精神理念
(一)傳統道德文化對國畫創作的影響
中國自古以來就是禮儀之邦,在歷史的發展進程中形成了獨具特色的道德文化,這種道德的藝術體現不僅是對傳統哲學的宣示,也是對華夏民族精神價值的反映,遠古先民通過自身的想象,自主性的創造,表達自己對藝術的渴望,正是基于對現實的渴望,人們產生了道德精神,知道什么是自己該做的,什么是不該做的。隨著道德情感的升華匯聚,人們的思想得以進步,越來越多的精神理念融入到了的思想當中,人們產生了關于藝術的共鳴,關于藝術和道德的思考,并逐漸形成了具有中國文化特征的藝術體系,而國畫作為文化意象的載體,形成了獨具特色的文化理念,即道德文化意象。無論是傳統藝術家們對山石、草木的藝術描繪,還是現代藝術家們對現實意象的集中表達,都是在追尋自身的道德意境。畫家通過對自身人格的錘煉、對崇高藝術理想的追求,來提升自己的道德情操,不斷加強自身的道德修養,樹立偉大的人格和高尚的藝術品格,健全自身的精神體系,為創作出更經典的國畫作品奠定基礎。

(一)文化認同感對國畫創作的影響
隨著我國現代社會的變革,在新的的文化影響下,國畫的藝術創作形式發生了重大的變化,現代國畫不僅在藝術創造機制上發生了重大的變化,基于文化認同感的不同,其藝術情感也表現出多樣化的特征。國畫藝術來源于我國的傳統藝術,在不同文化形態的影響下,創造者有著不同的情感體驗。國畫創作者文化認同感,就是基于不同情感的體驗而產生的。自改革開放以來,我國的社會文化情態產生了重大的改變,新生代的國畫藝術家們在追求新的文化理念的同時,對自身的傳統文化產生了迷茫,不知道什么是真正的文化價值方向,難以適應新時代國畫藝術創作的需求。

因此,現代國畫創作者應該在文化認同感的基礎上,結合對文化的集中描述表達自己的藝術愿望,基于寫實,而著重關注寫意,結合多種不同的藝術元素來豐富自身的藝術創作架構,真正表現出現代國畫的文化情感。現代國畫創作要以中華文化為主體,展現出獨有的文化意象,將意象元素和主體形象完美的融合。創作者再輔助以自身的獨特聯想,將新的藝術理念融合其中,使文化意義借助國畫的形式得以發揚和傳承。

三、國畫創作的新思維
沒有意象元素的融合,國畫是不具備完美的藝術情感的。但是現代國畫在真正超脫傳統的國畫定義后,展現出更加符合時代性的自由情感特征,不僅蘊含著對開放空間和歷史的情感性描述,也有關于創作者自身發展的新思維。不同于以往的國畫形式,具備新思維的國畫作品更具有藝術的包容性和開放性,不僅能全面的反映出藝術的時代魅力,也給予藝術家極大的創作的自由。以傳統文化為根基,現代國畫藝術顯示出創作者的獨具匠心和對自由精神的向往,還原了國畫藝術的情感包容性。摒除固有的束縛,寫意的國畫是以水墨為主體的意象表達,創作者在基于現實思考的前提下,積極尋求新的藝術變革,轉變自身藝術思想,找尋新的藝術突破點。

當代國畫創作者基于現實的藝術機制,更注重國畫創作的理性思考和藝術審美評判,將寫意的國畫從傳統國畫審美架構中抽離出來,賦予新的人文內涵。創作者將時代文化和時代理念融合到國畫的藝術創新當中,真正表達出創作者對藝術的內心訴求和自我追求,賦予現代國畫新的藝術生命。



三、現代國畫創作中藝術情感的融入
在現代國畫創作的過程當中,創作者既要有理性的藝術情感,還要學會從現代美學中找尋藝術靈感,找到基本的藝術參考點來塑造現代國畫的基本形象,對于不同美學元素可以將其理解為國畫創作架構中的基本參考點,既有量化的美學空間元素,也有現代藝術中的形象美學,因為量化的空間元素既是國畫場景資源的基本構成,也是國畫架構的基本組織,只有對現實元素進行精準的分析,才能抽象出具體的空間概念融合到國畫場景的創作中,打造基本的國畫主題形象,賦予國畫新的文化特征,將國畫的美學情感充分的表現出來。

在現代國畫創作的過程當中,畫家要充分考慮國畫的觀賞體驗,在滿足觀賞性的前提下,將國畫的整體藝術效果綜合地體現出來,滿足觀賞者的審美需要。國畫的基本構圖在設計之初,還要綜合考慮一些美學原則。國畫最本質的特點就是圖像,只有將多種美學意象資源和美學情感元素融合到現代國畫創作中,才能將美學情感和國畫的靜態美感完全的呈現在觀賞者面前。國畫構圖中最基本的元素是點、線、面。繪畫中除了要有著綜合藝術考量外,還要對國畫的整體架構進行細分,既要將多種藝術情感元素融合進去,也要對構圖進行充分的判斷,找準將每個圖形意象元素的位置,從而豐富國畫的畫面布局,展現國畫的藝術魅力。

五、國畫場景資源的協調布局
對于現代的國畫創作者來說,不僅要將國畫的主題形象鮮明的表達出來,更要將國畫的美學資源充分利用起來,既要注重場景資源的協調,也要將多種美學元素豐富到畫面的結構布局當中,確保畫面布局的完整性和資源的協調性。畫面結構布局要將眾多的美學意象元素有機的融合在一起,最大化的突出現代國畫的美學意象資源。

國畫在不同的場景有著不同的美學語言,既有對自然場景的美學語言描述,也有對社會場景資源的綜合表達,這些美學語言元素在不同場景作用下,展現出不同的藝術情感,引起觀眾的共鳴。在現代國畫創作的過程中,國畫的形象和場景要融合不同的美學語言元素,搭配細致的背景描述,掌握好空間與物體之間的關系,配合適當的藝術手法來打造極致的觀賞體驗。同時,在畫面構圖中要將國畫的主題意象和意境完美結合,將空間資源和場景資源綜合利用起來,其中場景資源要注重結合現實情感和作品主題,將空間意象完美的呈現在畫面的布局當中,顯現出國畫的別致風格,創作者要將國畫場景資源和主題形象統一協調起來,注重畫面觀賞性,在創作之初,畫家要將景觀元素、視覺資源全面地融合到畫面的構圖中,不僅要塑造生動傳神的畫面,還要將藝術性淋漓盡致的表現出來,突出國畫的主題意境,給觀賞者極致的藝術體驗。

結語
國畫創作飽含著濃厚的歷史情懷,和人文情感,不同的情感因素匯集成多樣化的作品。現代國畫創作不僅要將藝術情感中的人文關懷和歷史情懷加以融合,還要將創作者自身的藝術情感進行升華,形成更高級的藝術意境和更加完善的藝術情態,從而為現代國畫創新注入新的活力。
作者:武金麗
發表于《藝術教育》 2017年第13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