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網訊:2017年12月9日,北京電影學院第四屆國際新媒體藝術三年展順利舉行,本屆國際新媒體藝術三年展展示出諸多優秀藝術家的作品,位于草場地央美國際畫廊的研究生成果單元馮琳作品展在10日下午舉行了開幕式。馮琳藝術作品的表現形式更加貼近現實與想象之間,能夠充分反映出當前人們的精神狀態。

北京電影學院第四屆國際新媒體藝術三年展研究生成果單元《巖漿的能量——馮琳個展》開幕式嘉賓致辭

北京電影學院第四屆國際新媒體藝術三年展研究生成果單元《巖漿的能量——馮琳個展》開幕式,藝術家馮琳致辭
社會的不斷進步使藝術語言較之前相比更加豐富,藝術語言從現實、形式、意象、抽象、觀念等方面形成了無縫鏈接的長線。 藝術在多元化的今天,媒介理念已由單一的領域擴展到跨越不同的領域當中,在進行美學的建立時,不僅從藝術的角度去考慮,而是要結合社會學、生物學、物理學等多種學科進行綜合分析。此外,哲學、心理學的問題以及視覺、聽覺、嗅覺、觸覺的問題在媒介的作用下對審美的區域不斷拓展。
根據時代的發展要求,北京電影學院培養了相關方面的人才,北京電影學院新媒體藝術專業重在培養帶動藝術發展的步伐,回到研究美學本體問題之上。諸多優秀人才的存在能夠促進中國藝術的快速發展,并培養出一批真正的藝術家。他們既在教育第一線工作,又在藝術的創作中成為了精英式的人物。

北京電影學院第四屆國際新媒體藝術三年展研究生成果單元《巖漿的能量——馮琳個展》現場
在這次繪畫展覽研究生單元中,藝術家馮琳更像是生活的觀察者,整個繪畫過程中結合當前的生活現實,社會背景以及歷史和語言塑造了我們當下人的一種生活和精神狀態,并根據自己的理解將現實生活中所觀察到的問題通過藝術呈現出來。在藝術創作的表達上有潤色直情生命的敘事,也有奔放馳騁狂拽筆觸。

北京電影學院第四屆國際新媒體藝術三年展研究生成果單元《巖漿的能量——馮琳個展》開幕式嘉賓合影
從藝術家馮琳的作品特點來看,她的作品介于想象與真實之間,表達對生命的感覺、情緒、氣氛與迷惑。后現代女性主義認為,女性語言是流動的、無中心的、游戲的、零散的和開放結尾式的。思維模式是圓形的、多重的。拉康也說過,女性有進入非線性思維領域的特殊能力,站在自己的視角去審視這個世界,而成長本身就是一個對外部世界的認知和對自我審視的過程,是創造自我及藝術創作的過程。而創作對于她就是一個撥開人性迷霧的起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