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共延安市委常委、宣傳部部長柯昌萬致辭

中國美協理事、著名畫家駱根興講話

軍旅畫家何永生匯報畫展情況
2018年6月23日13點整,由解放軍美術創作院、中共延安市委、延安市人民政府、延安軍分區主辦,長安畫派藝術研究院、延安市美術家協會、陜西國畫院山水畫院、甘肅國畫院協辦的“紅色基因圣地夢一何永生軍旅37年美術作品回鄉匯報展”在陜西省延安革命紀念館順利開幕!
這次共展出何永生中國畫精品150余幅。何永生自幼摯愛繪畫,經多年的潛心鉆研,加之有完整的軍人履歷和對陜北的故土情懷,使他在藝術創作上不斷升華著自身閱歷、情感及人生的境界。與其說這是一次他的回鄉匯報展,不如說是他對情感和藝術旋渦式凝聚的一次爆發。我們看到的不僅僅是他一步步走過的創作之路、寫生之路,更是他情感和藝術理想不斷深化的修行之路。經過多年錘煉,他以“形而下”的技法、語言為基礎,不斷探尋著以心靈參悟感知,以感知凈化心靈,進而追求感而遂通天下之智、形氣合一的自由與散淡。
何永生幾十年堅持不懈地以西北、大陜北革命根據地為主要載體,大部分都描繪的是當年陜北地區紅色革命根據地的自然景觀,這些作品無論是氣勢磅礴的高原大氣象還是山間村頭田野的小景,或是歷代古戰場遺跡、革命紀念地,無不透出他的軍人情懷和對故土的那份眷戀和情懷,誠懇而樸素,震撼而平和,對弘揚主旋律具有積極作用。

中國美協理事、著名畫家駱根興老師評價:“何永生是繼長安畫派、黃土畫派傳統延續下來的又一位猛將,他生于斯長于斯,深受地域文化的影響,使其藝術方向又回歸到這里。他“一手伸向傳統,一手伸向生活”,在傳統與現代之間找尋自己合適的的角色。另外他常年堅持寫生,尤其是最近這幾年的寫生作品非常具有感染力,這是他在寫生道路上做出的階段性的突出成果。在造型上,他都是以一種近似于寫實的方法來表現,特別是進京進修之后,何永生的造型技法得到了突飛猛進的提高。他情感的注入使得造型更為質樸、真實,再加上自覺融入西方藝術的技巧,通過大自然的色彩,而不是概念中的色彩來表現畫面,這也是他一個很重要的特點。由此他的畫便有了一種清新蓬勃、積極向上的生命力量。何永生的藝術進展非常之快,大家是有目共睹的。他正值當年,以后的藝術之路還會更長,希望他繼續探索,取得更大的成就,帶給我們更多的驚喜!”
何永生,1962年生,陜西宜川人,祖籍米脂,1981年入伍,軍旅三十七年,從藝四十載,先后就讀于西安美術學院、首都師范大學。現任中國美術家協會會員,國家一級美術師,中國人民解放軍美術書法研究院外訓部主任,中央國家機關美術家協會理事,長安畫派藝術研究院研究員,甘肅國畫院副院長。現居北京。
作品《楊家溝—轉戰陜北的中南海》入選慶祝建軍85周年全國美展暨第12屆全軍美展。
《故園秋語》入選第四屆中國畫展暨五年以來全國優秀中國畫作品展(最高獎)。
《永遠的長征路》入選2014年中國夢強軍夢軍事題材美術作品展。
《十渡印象》入選第八屆中國西部大地情中國畫、油畫作品展,(被中國美術家協會收藏)。
《南梁記憶》入選“紀念紅軍長征勝利80周年全軍美術作品展”。
《向上的頌歌》入選紀念建軍90周年全國美展。
多幅作品被國家級會堂陳列。《西岳崢嶸壯雄風》巨幅國畫作品陳列在總后禮堂二樓西廳。《棗園瑞雪》巨幅國畫作品陳列在總后禮堂一樓宴會廳。《泰岳晨輝》(合作)巨幅國畫作品陳列在中央黨校。《終南煙云》陳列在空軍會議中心。《龍盤山河壯雄風》陳列在空軍大樓。《朝陽》被毛主席紀念堂收藏,其藝術歷程及作品先后載入《中華現代美術家大辭典》、《中國當代畫家大辭典》等大型辭書。2005年由人民美術出版出版《何永生花鳥畫集》、《何永生國畫作品集》、2015、2016年由北京工藝美術出版社分別出版發行《大家氣象-何永生作品集》和《中國畫大系-何永生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