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海潮,男,漢族,1967年4月出生于河南省鄭州市,現任得一潮元鈞瓷有限公司董事長,禹州市正玉鈞瓷有限公司藝術總監、總顧問。博士,高級經濟師,中國寶玉石協會副主席、中國書法家協會會員、中國甲骨文書法藝術研究會常務理事、中國文物學會會員、中國收藏家協會會員、河南省工商聯副主席、河南大學藝術學院名譽院長、河南省書法家協會理事、河南省第九屆、十屆、十一屆政協委員、鄭州市第十二屆、十三屆、十四屆人大代表、河南許昌學院美術學院特聘教授、中華海潮詩書畫藝術研究院院長。先后榮獲2008魅力河南十大人物、和諧中國2008年度人物、河南省五一勞動獎章、全國五一勞動獎章
客從遠方來,多以茶待之,對于茶器,古人有云:“一器成名只為茗,悅來客滿是茶香。” 又有“七碗受志味,一壺得真趣。空持百千偈,不如吃茶去。”無論是煮茶獨自品茗,還是閑暇之余與三五好友把茶言歡,手捧著溫暖的水杯,靜靜地欣賞著一曲優雅的音樂,煮水烹茶都能令你的生活充滿溫馨與感動。
鈞瓷茶壺,用于泡茶的工具,整壺由壺蓋、壺身、壺底和圈足四部分組成。壺蓋有孔、鈕、座、蓋等細部。壺身有口、延(唇墻)、嘴、流、腹、肩、把(柄、板)等細部。其根據壺把不同分為握把壺、無把壺、飛天壺、側提壺等;根據造型不同分為仿生形、筋紋形、書畫形、幾何形等。
自古茶、器不分家,一套精致的茶具配合色、香、味三絕的名茶,品茗賞器,更顯妙趣!正所謂“賞鈞眼更新”。鈞窯瓷器,熬得過歲月滄桑,裝得下文化奇想。它不僅是宮廷御用貢品,還是當今外交國禮!說起鈞瓷茶壺,亦是很多名人大家都愛不釋手,對它的贊揚絡繹不絕!那鈞瓷茶壺有什么特點呢?
其一,外觀上更具欣賞性,可與紫砂壺相媲美;
早先的高端茶壺市場一直是紫砂壺一統天下,現在經過禹州市神垕鎮一線鈞瓷大師對鈞壺制作技藝的潛心研究,創作出的鈞瓷茶具作品著實令人震驚和欣喜。這些鈞瓷汲取了南壺制作之精髓,尤其是紫砂壺的精髓,無論是在造型,還是在釉色上,它們都緊密結合了中國北方人群的審美情趣和品茶習慣,形成了自己獨特的北派特色。其胎質精純,堅實細膩;釉色多變,乳光晶瑩,幻化多彩,相映生輝,渾然天成;造型別致,情趣盎然,制作精良,使用把玩皆佳。在宜興紫砂一統制壺天下的情況下,鈞瓷的誕生可以說是對整個中國陶瓷壺業發展的另一種解讀,是當代制壺業的又一朵奇葩。我們將其稱之為“中原第一壺”。
中原第一壺不是說北方窯系沒有做過壺,意指北方窯系未曾將壺作為自己的特色產品而大規模批量生產過。瓷器的燒制要比紫砂難得多,特別是北方的厚釉瓷器。南方瓷器釉都非常薄,通常只起增加光澤的作用。北方制瓷的技術人員不僅需要將自己的思想灌注到設計制作中,還要考慮材料、工藝、設計,研究釉和泥的不同配比及燒制過程中二者膨脹系數的一致性。這也是鈞瓷瓷器在工藝上的美好傳承!
當下的茶壺制作中,宜興紫砂是代表,他們更早進入這個領域,奠定了中國陶瓷茶具的市場??梢哉f茶道源于紫砂壺,在茶道推廣方面,紫砂壺功不可沒。但瓷器作為比陶器更高等級的燒造技術產物,解決了技術難題之后,憑借產品物理特性和色彩的優勢,應該有著更加廣闊的市場空間,能夠取得大的發展,以至超越紫砂。
其二,價值上更具實用性,耐用、適用、留香、健康;
鈞瓷茶壺是一種雙重氣孔結構的多孔性材質,氣孔微細,密度較高,用其泡茶,不失原味,且香不渙散,得茶之真相真味。用時壺身能吸收茶汁,壺內壁不刷,泡茶也絕無異味。經久使用,壺壁積聚“茶銹”,以至空壺注入沸水,也會茶香氤氳,這與其胎質具有一定的氣孔率有關,是其獨有的品質。
鈞瓷茶壺透氣性能好,聚香。使用其泡茶不易變味,不易發霉,暑天越宿不餿。久置不用,只要用時先滿貯沸水,立即傾出,再用溫水沖洗,元氣即可恢復,泡茶仍得原味。其冷熱急變性能也好,寒冬臘月,壺內注入沸水,絕對不會因溫度突變而脹裂。同時因其瓷質傳熱緩慢,泡茶后握持不會炙手,還可置于文火之上烹燒加溫,不會因受火而裂。
鈞瓷茶壺如若長期使用,器身會因撫摸擦拭,變得越發光潤可愛,使用時間越久,壺身色澤越發光亮照人,氣韻溫雅。作為飲水工具,具有一定的保健作用,是健康之選。因鈞窯礦物質里面含鈣、鐵等一些微量元素,在飲水的時候可以被人體吸收。因為鈞瓷茶壺其胎質有可以和外部空氣的特殊性能,泡的茶葉不會變質,經常使用也不會產生毒素,對身體無傷害,是非常健康的飲水工具。
現在制壺,是在提升鈞瓷藝術美的基礎上,回歸鈞瓷的實用性,目的是愉悅心情,裝點生活。想象一個場景:生活中有了煩惱,我們進入一個幽雅的環境,茶爐初沸,執一把鈞壺,品一杯好茶,一盞香爐燃一支檀香,一尊梅瓶插一枝花,所有煩惱也許就會暫時忘卻。
茶里天地大,壺中日月長。一壺香茗,雅器相伴。鈞瓷茶壺可為您的生活增添一份明媚的色彩,愿一把鈞瓷茶壺帶您走進瑰麗的鈞瓷世界。一瓷一世界,一藏一乾坤,因為愛,我們才更了解鈞瓷,更尊重鈞瓷,我們要讓鈞瓷藏品有情懷,更要有靈魂。(張海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