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韓天衡先生
由中共上海市委宣傳部、中國國家博物館主辦;中共寧波市委宣傳部、中共嘉定區委宣傳部、上海市工藝美術職業學院、上海韓天衡美術館、上海韓天衡文化藝術基金會等聯合承辦的“守正求新—韓天衡藝術展”即將于十月三十一日在中國國家博物館南2、南3展廳開幕。
正值舉國歡慶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七十周年之際,在中國國家博物館舉辦當代海派藝術代表人物、年屆八旬的韓天衡藝術展,旨在對韓天衡先生四歲學書、六歲學印的學藝經歷進行一次總結性回顧,全面展現韓天衡先生半個多世紀不斷探索、銳意創新的多彩歷程和不同時期的藝術創作風格,以及韓先生不守舊、不自縛、不懈怠的藝術思想和哲思理念,體現其在書畫篆刻等方面所取得的突出成就,展示當代海派藝術的成果和風貌。促進北京、上海兩地文化藝術的交流,促進社會主義文化大發展、大繁榮,讓海派文化走出去,讓更多的人了解海派藝術。本次赴京,將展出韓先生近350件精品力作,其中包括書法、繪畫、篆刻、雜件及韓先生的藝術專著一百四十余種。作品創作時間從1960年至2019年。其中篆刻最早作品為韓天衡先生20歲時的“天衡藏書之記”,最新的作品則為2019年創作的“八十叟”、“己亥”、“空靈”、“龍新”、“如意”、“閑里偷忙”、“起來”、“言之不預”、“國泰民安”“中華人民共和國萬歲”等。書法作品中最早為26歲時的臨摹作品《臨唐王居士磚塔銘》,也有其在76歲高齡時創作的巨幅榜書《濤聲》,作品高4米,寬7.6米;今年創作的行書毛主席詞《水調歌頭·游泳》、篆書毛主席詞《沁園春·雪》,作品尺寸均為高2.3米,寬8米等巨作。繪畫作品風格多樣,既有水墨也有重彩,頗具特色的“韓鳥”更是別具一格。其中有兩件高1.5米、寬3.6米的大幅繪畫作品,一件為設色《楊萬里詩意圖》,所繪為荷塘風景;另一幅為水墨《松云皓月圖》等極具震撼力。韓天衡先生的著作140余種,包含了其在印學、繪畫、書法、鑒賞等領域的理論成果。其中包括具有填補空白意義的《歷代印學論文選》《中國印學年表》《中國篆刻大辭典》等著作,顯示了他的學術成就。

韓天衡作品
韓天衡先生是我國當代公認的兼擅書法、國畫、篆刻、藝術理論及書畫印鑒賞的通才。他的篆刻奇崛、瑰麗、多姿;他的書法寬博、堂皇、雄渾;他的國畫清奇、潔瑩、恣肆;他的文章清新、思辨、深刻,他的收藏鑒賞精致、豐富、多彩;他的教育嚴謹、靈活、多樣;他才人多藝,跨界越疆,五絕一通。有新理念,新技法,新風貌,堪稱獨具風神、自成一家,是當代藝林中的智者。各領域都取得了令人矚目的輝煌成就,尤其在篆刻領域。曾獲上海文學藝術優秀成果獎、上海文藝家榮譽獎等。2015年榮獲“第五屆中國書法蘭亭獎”藝術獎(最高票),評委會的《頒獎詞》說:“韓天衡先生多聞博涉,精研睿思,勤于探索,著述等身,填補了許多印學領域內的空白。在從事書法篆刻創作及研究的半個多世紀里,他刻苦磨礪,鐵筆縱橫,引領風尚;堅持義務教育,課徒授藝,培養書壇后勁;熱心公益,慷慨捐贈,澤被世人。對于推動當代書法復興,促進藝術傳承與創新,貢獻巨大。”2016年被命名為上海市非物質文化遺產項目“海上書法”代表性傳承人。2019年9月榮獲第七屆上海文學藝術獎“杰出貢獻獎”。作為當代海派藝術的領軍人物,他不僅將弘揚海派藝術文化視為己任,更致力于文化的傳承與創新。
韓先生今年八十高齡,他從四歲起學寫字,六歲學刻印,十幾歲時歡喜舞文弄墨寫點詩文,三十五歲再學畫,在鄭竹友、方介堪、馬公愚、謝稚柳、陸維釗、方去疾、陸儼少、沙孟海、李可染等師輩的教誨下,他一直懷著很純粹的想法,就是不斷地拓展自己的藝術空間,形成一個多領域的高端的藝術體系。為此,在這條充滿崎嶇的道路上,他始終在孜孜以“學”,一路走來。他在七十歲時刻印自稱“老學生”,七十三歲時又刻“老大努力”印自勉,七十五歲再刻“老來多夢”……他就是以這種博大的胸襟和睿智,不覺間,已走過了八十個春秋,一刻也不曾停息,取得了令人矚目的豐碩成果。

韓天衡作品
“守正”是繼承優秀傳統的根本,韓天衡先生回顧自己的學藝之路,以哲學辨證的睿智,在“守正”這兩字后,加上了“求新”,“守正求新”作為這次展覽的主題詞。他認為:“求新”并非是輕率狂妄的否定傳統;“求新”,是藝術前行的動能,一個人對世界的認識,對藝術的追求,窮盡一生的努力和探索,也只可能接近于真實和目標,豈有從心所欲?但在這接近的過程中,往往又會人為地形成這樣或那樣的規矩,某些規矩又束縛著人們進一步探索和發展腳步。循矩而又不囿于矩,在肯定中作智性的不屈不撓的否定,才能在藝術上從心所欲,敢于越陳規,創新貌,推新出新,常變常新,才能使藝術生命常青。如今,我們從這些跨越半個世紀的藝術作品中,可以充分領略到韓天衡先生不同時期的不守舊、不自縛、不懈怠、不信邪的藝術創作風格和哲思理念。
韓天衡先生退休已經20年,不忘初心,始終堅守在文化工作第一線。作為當代海派書畫印壇的領軍人物,韓天衡書、畫、篆刻創作、學術研究、藝術教育、推廣等多個領域均取得令人矚目的成就。如2015年6月起,為弘揚海派傳統藝術,“不逾矩不——韓天衡學藝七十年書畫印展”大型系列公益活動先后在浙江、湖北、上海、云南、山東、寧波、深圳及澳門藝術博物館等地舉辦,在澳門的展出被延長70天,得到各地相關主要領導極高的評價和觀眾一致好評,對弘揚推薦海派藝術收獲甚豐。
韓天衡著作等身。自一九七五年執筆《中國篆刻藝術》一書,先后出版有《歷代印學論文選》、《中國印學年表》、《中國篆刻大辭典》(主編),其中不乏填補歷史空白的論著。《韓天衡篆刻精選》、《五百年流派篆刻出新史》出版有英文版。《古瓦當文編》出版有韓文版。《中國篆刻藝術》出版有日文本。《天衡藝譚》、《中國現代繪畫大師·韓天衡》(英文版·美國普林斯頓大學出版社出版)等專著逾一百四十種。其中《中國印學年表》獲首屆中國辭書評比三等獎、《篆刻三百品》獲中宣部蘭亭獎等。近年來有多篇文章被《人民日報》、《新華文摘》、《學習強國》、《讀者文摘》、《中國書法》等刊物及平臺刊發和轉摘。
韓天衡先生七十年如一日地潛心藝事,不張揚,不追名,不逐利,正所謂“桃李不言,下自成蹊”,在海內外有著廣泛的知音和影響力。秉行義務教育五十多年,弟子已達三百五十余人,遍布全國各省市及日本、港臺、美國、加拿大、新加坡、東南亞地區。許多韓門弟子成績斐然,已成為各地書壇的骨干分子及領軍人物。中國書協、省級書協、西泠印社,有教授、副教授等高級職稱,博士、碩士學位的韓門弟子達一百六十余人,第三代學生更是在海內外多達三千余人。韓天衡出資推動與弟子們自2004年開始舉辦的“百樂雅集”師生展,現已成功舉辦十四屆。“百樂雅集”正日益成為上海乃至全國為推動、弘揚書畫印優秀傳統藝術一支生力軍。

韓天衡先生篆刻作品《中華人民共和國萬歲》
韓天衡先生心懷公益,將一生鐘愛,曾視“為伴侶、為摯友、為師長、為性命”的歷代藝術珍品和自己創作精品共1136件,圖書一萬多冊捐給國家,2011年2月無償捐贈給國家。2013年韓天衡美術館在上海嘉定正式開館,供社會大眾觀賞。他又將國家獎勵給他的2000萬元,捐獻出來創立了“韓天衡文化藝術基金會”,用于發展公益文化事業,不斷支持文化藝術活動,并開辦天衡藝術教育基地,為進一步推廣傳統藝術而出力。自2014年成立以來,由基金會資助的活動有32個,共計投入資金1100余萬。如“曬墨寶”全國少年書法大獎賽大賽,引起了全國數十萬愛好書法藝術少年兒童們的濃厚興趣;“童心繪美術公益大賽”,積極培養和開發智障兒童的繪畫天賦,呼吁社會關注,彰顯人文關懷,成為每年度的重點公益項目。引起社會的良好反響。
韓天衡美術館開館后,韓天衡不顧年邁,積極策劃舉辦有影響力的多個展覽,其中“文心在茲--古今硯文化特展”獲得文旅部《2018年全國美術館館藏精品季活動目錄》(30個項目)。“海上六大家”獲得《上海市2018年最受歡迎的美術館展覽》(10個)。他策劃的“學習強國”展覽廣獲社會好評,自一八年秋首展后,已應蘇州政協、寧波市委宣傳部之邀,舉辦過兩地巡展,明年已接受赴山東、廣東的巡展。
本次展覽將于十一月二十四日結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