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不浪費糧食,我們只浪費黃金!”
近日,一則名為“1000粒純金大米扔進黃浦江”的新聞引起了社會關注。在這個社會創意中,藝術家楊燁炘用500克黃金,做成1000粒純金大米,然后一粒一粒的扔進了黃浦江、垃圾桶、下水道、地下鐵……如此浪費的“行為藝術”真是令人瞠目結舌!

我們不浪費糧食,我們只浪費黃金!

我們不浪費糧食,我們只浪費黃金!

我們不浪費糧食,我們只浪費黃金!

我們不浪費糧食,我們只浪費黃金!
楊燁炘表示:我扔掉的每一顆米粒都是一種控訴,控訴人們不重視它們,把它們隨意丟棄,大量的浪費,事實上每一顆大米都很值錢,甚至比黃金還值錢。

我們不浪費糧食,我們只浪費黃金!

我們不浪費糧食,我們只浪費黃金!
根據聯合國糧農組織(FAO)的數字,全世界每年估計有三分之一用于人類消費的糧食被損失或者浪費,中國和美國是全球糧食浪費最多的兩個國家,而在貧困國家每年還有8億多人正在挨餓。
中科院和WWF曾聯合發布《中國城市餐飲食物浪費報告》,調研發現,中國餐飲業人均食物浪費量為每人每餐93克,浪費率為11.7%,此外,大型聚會浪費則達38%,而學生盒飯有1/3被扔掉。一碗碗白米飯、一盤盤炒蝦仁、紅燒肉、小籠包……幾乎沒動過,就全部進了垃圾桶。
10月16日是世界糧食日,所在周是全國糧食安全宣傳活動周,每年包括糧農組織在內的國際機構、各國政府及民間組織都會開展各種宣傳與紀念活動,以推動國際社會加快落實行動,減少糧食損失和浪費。
為此,藝術家楊燁炘推出了上述這個引發轟動的行為藝術,旨在引導國人認識到中國糧食浪費的嚴重程度,喚醒國民對糧食安全的重視。

藝術家楊燁炘

藝術家楊燁炘

藝術家楊燁炘
“我想和上海市民開個小玩笑,探討一下大米和黃金之間的關系,以及各自的價值和意義”,楊燁炘談及社會創意理念時告訴記者。當浪費成為中國人的日常,普通的浪費已經無法引發人們的興趣,只有通過極致的浪費才能讓民眾認識到浪費的嚴重性,進而產生觀念和行為上的改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