書畫的投資與收藏,對當下越來越不滿足于物質追求的人們來說,是極其富有吸引力的,通過收藏書畫來展示自己的藝術品味,提高自己的藝術修養,而有些人,想通過收藏與投資字畫來獲得高額回報。不管是哪種目的,我們都可以從中看到,近年來書畫的投資與收藏越來越火爆,大家都希望能在這個市場中獲得更多回報!但是書畫收藏市場中的學問也是很大的,若想達到自己目的,還需要對這個市場有足夠的了解。
為了提高國畫市場綜合影響力,促進藝術品流通,同時也為藏家投資收藏提供一些必要的參考,由中國大型藝術類權威門戶網站,眾多主流媒體意見,以及有行業專家、互聯網平臺等組成專業評審團,通過面訪、調研等形式,從繪畫創新、藏家反應、市場表現、知名度、精氣神、誠信以及畫家德行等八大維度進行專業的數據篩選,分析,洞察及評選,,隆重推出中國畫壇著名國畫家2023年8月人氣指數排行榜TOP100。

名列8月排行榜前20位的國畫大家是:崔如琢、范曾、賈又福、韓美林、馮遠、史國良、盧禹舜、朱祖國、何家英、張立辰、賈廣健、霍春陽、陳家泠、喻繼高、戴敦邦、方楚雄、李耀林、吳悅石、郭石夫、王家訓。
1、崔如琢
早年取法石濤、八大山人、吳昌碩、傅抱石等歷代大師,后拜入國畫大師李苦禪門下,書法則師承書法家鄭誦先。從20世紀80年代開始收藏歷代藝術大師的書畫精品,藏品囊括從宋、元、明、清到近現代大師的書畫精品,數量頗豐。近年出版的著作有《中國近現代名家畫集·崔如琢》、《世界名畫家全集·崔如琢》、《崔如琢大寫意花鳥集》、《崔如琢山水畫集》、《荷風盛世創作紀實》、《崔如琢談藝錄》《崔如琢大觀》等。
年逾古稀,他還是充滿激情地談著自己的三個夢想:一是在藝術上做到繼承、發揚和超越,二是作品在藝術市場上要超越畢加索、梵高,三是設立“如琢人文藝術獎”,獎金超越諾貝爾。
2、范曾
范曾堪稱中國當今書畫界翹楚,曾就讀于南開大學歷史系和中央美術學院美術史系,后轉中國畫系,曾師從蔣兆和、李苦禪、李可染、郭味蕖等巨擘。其畫精于白描,尤喜寫意人物,提倡清初名僧石濤的“一畫論”,主張“以詩為魂,以書為骨”,畫作筆力遒勁,線條簡括,氣韻生動。
范曾人如其畫,頗具古人之風,慷慨豪俠,談及歷史、儒學神采飛揚。“癡于繪畫,能書。偶為辭章,頗抒己懷。好讀書史,略通古今之變。”這是他給自己的評語,他這24個字看似謙虛,有幾分博古通今的自傲。范曾的“狂傲”在書畫界及學界久有議論,但在他看來這其實是“當仁不讓”的儒者自信,“譬如我曾經說過,‘國內白描,可能和我比較,無過其右者’,報紙上登出來范曾太狂了,其實這是一個事實吧,是不是?這怎么是狂傲呢?我覺得一個實事求是的人,應該受到尊重,而不應該受到非議。”
3、賈又福
賈又福是我國成就卓著的山水畫家,潛心山水畫藝術創作和中國畫理論研究數十年,曾三十多次深入太行山區體察感悟生活和自然,其繪畫逐漸形成幽邃神秘的山水畫審美風格和語言樣式。同時,賈又福教授還長期從事山水畫教學實踐和研究,逐步確立了一套適應時代進步要求的山水畫教學體系。
4、韓美林
作為我國一級美術師,不僅設計了兩輪的生肖紀念郵票,還是福娃的設計者,在繪畫、書法、雕塑、設計、陶瓷等藝術領域上均有造詣。
韓美林的藝術融于歲月征程,也指向人生哲學。他畫筆下的小動物,天真、可愛,只要看一眼就會被吸引。但誰又能想到,這位老人,經歷過貧寒、戰亂、十年浩劫,一半人生可以用坎坷艱難來形容,但他在自己的作品中最想表達的,仍舊是純真的愛,這在當下的社會環境中顯得彌足珍貴。
5、馮遠
談及馮遠,其最為鮮明的標簽便是重大歷史題材和當代現實生活題材的人物畫創作。9年艱苦而迷惘的知青生活如同生命的烙印,為馮遠提供了豐沛的社會底層的人生體驗,也加深了他對歷史和人的理解,奠定了他關注社會、關注生活、關注人的創作態度,賦予了其作品熱情雄肆、深刻浩大的風格特征,以及獨特的中國精神氣象。
6、史國良
只有受過“三壇大戒”,才可成為正式的出家人。在西藏,史國良看過也畫過一隊隊男男女女的藏民背著行囊搖著轉鈴,走一步叩一個長頭,直叩到佛住的地方。
7、盧禹舜
盧禹舜不僅是一個杰出的藝術家,他的三個系列既表達了三個不同的人文向度, 也是其風格、圖式探索過程中同中見異的三個方面。從歷史性的角度, 可以大體勾勒出這樣一個思想演進的軌跡:從《靜觀八荒》的澄懷味道, 到《唐人詩意》的古典精神與家園敘事, 再到《歐洲寫生》的異域人文之美, 禹舜在數量龐大的作品中完成了一次神秘的精神輪回, 也同時完成了新山水風格體系的構建。
8、朱祖國
朱祖國,擅長山水牛、鷹等動物畫,其書法作品獲米蘭世博金獎,其獨創風格被畫壇謄為繪畫藝術大家。朱先生所創指墨畫,是繼潘天壽先生后又一位指墨畫藝術大家,作品被聯合國前秘書長潘基文先生、俄羅斯圣彼得堡國家博物館、福耀玻璃董事長曹德旺先生等企業界知名人士收藏。朱先生童年在家鄉牧牛,以沙當紙以指作筆習畫,其作巨幅山水氣勢磅礴為世人贊嘆。尤喜畫動物,其畫之牛與鷹既呆萌可愛又氣勢逼人。被著名評論家評曰“觀之牛鷹既靈動可愛又霸氣見其在言、畫活了”!朱祖國老師以其獨特的自創繪畫風格,被中國畫壇評為能開創一派之國畫大家。
9、何家英
何家英筆下的工筆人物總是讓人百看不厭,盡管歲月流逝,魅力猶存。那些沉靜優雅的少女形象,總有一種超然物外的高潔和涉世未深的真純。何家英開創出了一條既不失傳統又具有時代審美的現代工筆新路,以新經典的姿態得到社會各界的認可,在美術圈備受追捧。
10、張立辰
在當代中國畫領域,張立辰先生是寫意的旗幟,是大寫意花鳥畫的領軍,也是重建中國畫傳承體系卓有收效的師表。張立辰還是一位杰出的美術教育家,他在中央美術學院執教鞭和主持中國畫系教學多年,為改進和完善中央美術學院中國畫的教學方法做出了重要貢獻。
他在難度最大的大寫意花鳥畫的創作中,表現了前人所沒有的飽滿精神和充沛感情,實現了傳統筆墨意境向現代筆墨構成的轉化。在有效強化大寫意花鳥畫視覺能力的同時,賦予了大寫意花鳥畫以高亢昂揚又饒于生趣的內在精神,從而在前人的基礎上把大寫意花鳥畫推向了一個新的境地。
11、賈廣健
達到清凈的境界,賈廣健的一實一形之物和多為大景,著眼極寬,較為容易創造出畫中之清、之境。除了技藝方面的處理方法,另外也要在題材上有所選擇。他的荷花系列作品中尤其體現了他在這種境界中的創造成果。賈廣健所畫的荷花,是以復瓣蓮花為主,這類繪畫形象再現了一個清凈的世界。
12、霍春陽
自1976年以巨幅作品《山花爛漫》名聞四方后,霍春陽一直執教于天津美術學院國畫系,潛心花鳥畫,成為當代最具代表性的寫意花鳥大家之一。霍春陽追求畫的意境,用簡約的形象表達出深沉、博大的意境。
13、陳家泠
陳家泠最初學習的是人物畫,八十年代開始吸收中國古代壁畫和外國水彩的技法,且經過了反復的研究和實踐,創造出了具有中國哲理性,兼有印象派、抽象派及表現主義特點的現代國畫新流派。
陳家泠筆下,他的線條、色塊、墨法、氣韻能夠自動轉換到任何畫面中去,卻又自成語言,以獨特的“泠風格”藝術造詣吸引觀眾挑剔的眼睛。作為老一輩接受典型傳統教育的出色畫家,值得敬佩的地方就是他的大氣包容,思想、激情、情義、膽魄、體力、智慧合于一身,他的革新中國畫是當代畫壇頗為濃墨重彩的一筆。
14、喻繼高
喻繼高的繪畫成就在于內容和形式上的突破和創新,工筆重彩花鳥畫不僅繼承了恩師傅抱石和陳之佛兩位大師的精氣神,同時又有著自己的創新和特點,構圖嚴謹、用筆工細、技法高超、設色明麗、主次分明的“繼高式”祥花瑞鳥,為中國花鳥畫開辟了清新典雅的新意境。
喻繼高先生的筆墨既流露出傳承熔煉的痕跡,又容納著新時代新生活的感情,溫馨生動、情趣盎然。在中國畫的內在藝術規律中去探尋,在師輩畫家的經驗中去總結,喻繼高先生的作品特點在于時代品格的追求和情感的充盈。
15、戴敦邦
自號“民間藝人”。蜚聲海內外的中國繪畫大家,深受讀書人喜愛的繪畫名家。擅繪人物,工寫兼長,多以古典題材及古裝人物入畫,所作氣魄宏大,筆墨雄健豪放,形象生動傳神,畫風雅俗共賞。主要作品《水滸人物一百零八圖》、《戴敦邦水滸人物譜》、《紅樓夢人物百圖》、《戴敦邦新繪紅樓夢》、《戴敦邦古典文學名著畫集》等,從藝近七十年來,著作等身,影響深遠。
16、方楚雄
方楚雄的藝術受海派藝術與嶺南派藝術的熏染。在筆墨技術上有海派的遺韻,在審美傾向上更接近嶺南畫派傳統的雅俗共賞。他的花鳥畫在精神品位上追求高度,在藝術表現上講求難度,率先開辟了嶺南花鳥畫的新面貌,形成了融中西技法于一體的寫實花鳥畫風。既對宋代花鳥畫筆致工細、野逸情趣上有所繼承,同時融入西方古典繪畫的寫實技巧,增強了畫面的表現力,展示了一種花鳥畫新的審美取向,以新的花鳥畫風引領嶺南畫派在新時代的延承。
17、李耀林
李耀林先生所表達的山水畫作不是一般意義上對精深的傳統國畫的推陳出新,也不是單憑對西方優秀藝術的融合汲取,更多的是透過他自己對科學文化深入的研究與飽含智慧的思想,傳達出祖國壯美多嬌的風景與人類最珍貴的文化山水。
他將自然與生態、文化、歷史看做一個整體,以此為主導,在藝術創作的筆墨點滴中匠心獨運,構圖、氛圍、氣勢盡隨筆墨不同,呈現氣象萬千的畫作。
18、吳悅石
在當代文人畫傳統的承傳體系中,吳悅石先生及其創作的確是一座不可繞過的重鎮。無論是就其筆墨意象,還是所謂的精神氣格而言,吳先生在闡揚前人的同時,又更多地具有了屬于自己的個性范疇中的創造與發明。這也是他之所以成為當下傳統文人繪畫領域執牛耳者的重要原由。
吳先生于中國畫,舉凡山水、花鳥、人物諸科皆有建樹,以其深厚的傳統文化積淀,優雅閑適的生活情趣以及樸質率真的個性人生,生發于筆墨間,躍然于紙面上。其作品的鮮活、個性、優雅,不僅成為“文人畫傳統”的空谷回響,更為當下觀念紛紜的畫壇,提供了一種參照。同時,也為當下中國畫的發展與前景,指明了一條敞亮的新途!
19、郭石夫
以大寫意花鳥畫享譽畫壇,并兼擅山水、書法、篆刻、詩詞及西洋繪畫等,于戲曲上造詣尤深。郭石夫先生的花鳥畫,博綜集萃,淵源廣大、由近現代之吳昌碩、潘天壽、齊白石、朱屺瞻諸巨匠,追溯揚州二李、八大、二石至青藤白陽,悉為己用,蔚為一家。其畫風沉雄樸厚,古雅剛正,磅礴而不染獷悍之習,灑脫而內具堅貞之質。凡一花片葉、寸草泰石,莫不深合理法,備極情態,而未嘗于“創新”的旗號下墮入流滑狂怪一格,實為中國當代大寫意花鳥畫領域樹立一代典范。
20、王家訓
王家訓的國畫就是有感而發,為情而作的。其創作狀態,物我兩忘,激情噴發不可遏,故其作品氣韻生動,神采斐然。他追求的是更為個性化的精神世界。他在藝術手法上的突出表現,則是造型準確,意境高雅。王家訓的畫透著膽魄、才情和鮮活氣息,給人以震動、啟迪和思考。細致的筆觸讓人能感受到他作畫時的專注,而絕不空洞概念化的布局,則使畫面清雅、別具風神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