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了了策劃的《新抽象的表述》將于3月26日在上海著名的藝術園區,莫干山路95號的銀石畫廊舉辦。此次展覽邀請了來自北京的藝術家孟祿丁,上海的藝術家蔣正根、丁設,以及來自杭州的藝術家陳彧凡。
抽象藝術如何反映城市文化形態的發展,提供現代人類文化生態變化的信息,如何將抽象藝術融入到當代藝術的語境中,是此次展覽探尋的基本學術思想,也是此次展覽的主旨 。展覽通過四位藝術家的個體表述,闡釋了他們新抽象藝術的理念。
其中孟祿丁,強調抽象藝術是一種極致性的藝術表達,它可以修正偏離藝術軌道的某種功利化潮流。作為一種視覺表達方式,新抽象藝術超越傳統藝術表達,它的視覺語言的穿透力變得更強,能夠使觀眾產生一種新的心理和視覺的體驗。
蔣正根其新抽象語言主要特點,是直線表達和光效應的視覺效果。在抽象藝術的二級分類中強調作品的時代性,注重作品的理性和秩序的表達,使作品的形式語言呈現一種結構美和邏輯美,并提供了一種光色的迷幻視覺感應信息。他追求具有東方氣質的簡約的藝術風格,旨在想通過無數靜穆有序的線條和近似熒光屏畫面的視覺藝術形式,傳遞其對現代城市的整體感受與城市文化的某種信息。
丁設其新抽象語言的特點是,將一個個簡單、瑣碎的方格組成一個豐富且有機的整體。作品的語言貌似重復、簡單,然而雖重復卻不重樣;雖簡單卻不單一。他認為創作過程中的態度和思考的深度,決定了作品的質量和高度。藝術的樣式和表達應該是多樣的,而觀者欣賞是一種自我的選擇,丁設新抽象語言傳遞出這樣的信息:一切的龐大空間或事物,都是由渺小開始生發和組合的。
閩中華僑文化是陳彧凡創作的源泉,借助對“南洋”的想象,把矛盾自我與想象和現實疊壓在了一起,積極進入一個半真實半虛幻的烏有之鄉,從而保持著對現實、對夢想既疏離又親密的關系。其作品既是對外部世界的物理空間的營造,也是對想象世界的概念延伸。作品試圖呈現某種生活片段,或與物理空間并存的意識痕跡,同時也留下了靠個人經驗去填充的空間留白和意識空隙。
四位藝術家通過他們的作品和他們藝術表述,為我們提供了當代抽象藝術分析與研究的案例,也為我們提供了藝術批評的可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