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批上海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性項目授牌典禮舉行。由“現代帛畫開拓者”穆益林先生作為代表性傳承人、以上海穆益林帛畫藝術館為項目保護單位申請的“傳統美術——帛畫”正式成為上海市非遺項目之一。

中國畫歷史上舉足輕重的大事
中國帛畫是一個獨立的重要畫種,是中國畫的起源,迄今已有三千多年的歷史。絹本卷軸畫珍藏在世界各國的博物館,中華民族的瑰寶為世界的文明史譜寫了璀璨的篇章。但元代以來,尤其是近百年來絹帛繪畫日漸式微,傳承已近斷裂。穆益林教授在傳承前兩代老師馮超然、鄭慕康研究創作絹帛繪畫的基礎上潛心研究帛畫古法三十多年,創造出完全不同于其他畫種的現代帛畫,獨自舉起了傳承、發展、弘揚帛畫的旗幟。
此次成功申遺使擁有三千多年歷史的古老中國畫種帛畫將在國家的保護下,在國家非遺法的指導下青春煥發、再鑄輝煌,可謂中國畫歷史上一件舉足輕重的大事。
成功申遺 “現代帛畫開拓者”穆益林感慨萬千
在授牌典禮上,帛畫藝術家穆益林教授受牌,帛畫正式成為非遺一份子。以弘揚和保護帛畫為己任的穆益林帛畫藝術館將承擔起傳承、推廣、傳播的重任。穆益林先生為此感慨萬千:“若帛畫先賢們天上有知的話,也會為之動容,倍感欣慰”。
穆益林先生苦心鉆研帛畫三十載,多年來通過挖掘、整理、研究古代帛畫,他用傳統的法度標準和繪制法則在各種帛料上研究、創作,利用帛的特性創造出能隨光線的變化和觀畫者的視角變化而產生奇特的色變效果的現代帛畫。穆先生經過多次嘗試在真絲面料上,用中國畫的寫意潑彩和工筆精繪,吸收西方印象派的光和色的斑斕藝術效果,抽象姿意,層次疊顯,旋律流動,詩意朦朧,彰顯出中國畫的神采。他賦予了現代帛畫更多的時代氣息,也使其包涵了濃厚的東方聲韻。

天地皆詩卷三十九 憶江南 帛畫 穆益林 2011年

荷塘印象N0.10 天賜輝煌 帛畫 穆益林 2014年
“帛畫是我們民族的瑰寶,曾豎起古代中國畫藝術的巔峰。這祖先留給我們的優秀文化遺產,是你的,是我的,是我們大家的,我只不過為帛畫在今天重新崛起出了一些微薄之力,振興帛畫,讓帛畫重展輝煌是我們共同的責任。從世界的角度看,帛畫也是世界文明的財富,是人類的非物質文化遺產,帛畫應該成為國際的繪畫語種讓大家一起來畫,但必須讓世界知道帛畫是中國創造的,這是帛畫申遺的目的之一。”——穆益林
這次帛畫成功申遺只是第一步,接下來帛畫還要申請國家級和世界級的非物質文化遺產項目。相信擁有三千多年歷史的帛畫將得到更多的重視與保護。前三年的《丹青異彩——穆益林帛畫藝術巡回展》在北京、上海、新疆、天津、太原、石家莊等地展覽和舉辦了帛畫論壇、研討會、講座等活動,讓大家走近了帛畫和重新認識了帛畫,在此基礎上今年9月中旬米蘭世博會中國的館、城市館和米蘭的博物館將主辦“帛畫從三千年前中國走來暨穆益林帛畫藝術巡回展”和帛畫國際論壇,帛畫正在贏得世界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