筆者說過,古玉一定要玩,而且必須多玩,才能使我國古玉得以還原。古人這樣、玩玉。稱為“盤玉”。凡出土的古玉,多數(shù)有色沁,但暗淡不顯, 因此以、還原為貴。如果得到一塊真舊而有多種色沁的古佩玉,藏而不玩, 則等于暴殄天物,得寶如得草而已,通常出土的我國古玉,因為出土的地點不 同,所以蝕銹和色沁的性質(zhì)亦不同。比方,南方出自水坑的,或地氣特別潮 濕、地層特別多積水的,出土的古玉就多水銹。北方出自干坑的,多數(shù)古玉的 土蝕亦多。如果出自火坑的,古玉的玉身便干燥。由于土吃水蝕,加上千濕不 同的經(jīng)年累月煎熬,古玉即使有最美麗豐繁的色沁,亦會隱而不彰,藏而不露。玉理本身有深淺色,同時亦侵積了不少污濁之氣。我們?nèi)舨患右员P之玩 之,便玉理不顯,色沁不出,污濁之氣不除了。若要上佳色沁的古玉顯出寶石 之色,必須講究、盤功。
我國古代民間玩玉,主要分為三種盤玉的方法:一為 急盤,二為緩盤,三為意盤。先說急盤法。急盤就是必須佩帶在身邊,用 人氣、養(yǎng)之;因人體有熱、有汗氣。佩帶了幾個月之后,古玉的質(zhì)地會漸漸 變硬,那時,我們可以用干凈的舊布擦它,擦至稍有起色,再用新布來擦。不 過,切勿用有色的布,應(yīng)該用白布和粗布比較適當。我們愈擦,古玉便愈熱, 所以不可間斷。愈擦得多,灰土的濁氣和燥性愈易自然褪去,受色的地方自然 能夠凝結(jié),色光愈內(nèi)蘊就愈靚。雖云、急盤,但同樣要日久有功:除了急盤 之外,我國古玉的第二種、盤功是緩盤。所謂緩盤法,就是時常把佩玉系在 腰間,借人氣來養(yǎng)之。、緩盤+則必須有耐性,不能急躁,亦可說是古人養(yǎng)性的 一種方法。通常緩盤兩三年,古玉的色微顯而已,非要“養(yǎng)”好幾年,色素不 易鮮明。若佩系十多年,可能使古玉復(fù)原。不過,據(jù)叢剛的玩玉專家經(jīng)驗,秦漢時期的古玉,佩系于腰間十多年,才可復(fù)原。冒正,夏商周三代的古玉就不能了,必須佩系更久,以五倍,六倍的時間才行,亦即六十多年,始易復(fù)原。
有些戰(zhàn)國時代咐厶古,出土后也要緩盤二十年,方易為功。故古人說,上佳寶 玉可通靈,宜終生佩帶。以筆者自己經(jīng)驗,不論急盤和緩盤二法,總之古玉入 土年份愈久,愈難盤出原色原質(zhì),原因就是受地氣愈久愈多,便愈深入玉骨, 精光要慢慢才露出。過于急功近利的人,曰署學(xué)玩古玉;只要佩系三兩件,日夕盤之,可訓(xùn)練修養(yǎng)與耐力,因為盤玉這門功夫,欲速則不達。第三種為意盤法,這是筆者個人喜愛之方法,因為最多直接接觸,以示珍惜與愛意。古代文人雅士,亦愛此法。此法可與緩盤法互相配合。意盤法是用手把玩,珍之重之。古人所謂、時時摩挲,意想玉之美德,足以化我之氣質(zhì),善我之性情,使 我一生純正而無私欲之蒙蔽,至誠所感,金石為開,而玉自能復(fù)原矣大見^古主辨呂。這種方法猶如寫畫的意筆,人多不解,但是必須面壁工夫,能夠做到的人就少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