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戴澤先生與工坊合作的跨媒介系列作品,開啟藝術家創作的新模式,帶給我們嶄新的藝術享受......
01
戴澤先生是徐悲鴻的“中大弟子”,畢生任教于中央美術學院,不僅為新中國的美術教育事業做出了杰出貢獻,也是20世紀美術史中代表性藝術家。
戴澤先生
1954年,李斛(中)、韋啟美(左)、戴澤(右)在徐悲鴻紀念館門口的合影
20世紀50年代期左右,戴澤先生曾赴民主德國進行交流學習,結識了版畫家舒慈野司馬,在其指導下學習了銅版畫創作技法,并在回國時攜帶了大量銅版畫作為進一步研究和教學的資料。
在保留下來的戴澤先生藝術文獻中,還有一幅照片,是他1958年創作的一件雕塑,表明此時藝術家對于不同藝術語言的開放興趣。
《風景》 銅板 1952年
《銅蝕第一課》銅板 1952年
《頭像》 雕塑 1958年
戴澤先生一生沉浸于藝術,并且始終追尋風格的創新與時代的氣息,他在教學中鼓勵學生大膽嘗試不同的藝術形式與風格語言,而這種思路,也成為年過九旬的戴先生仍然樂于同年輕藝術家和新藝術媒介合作的前緣。
北平建國門東城墻下 水彩 1946
黑狗 鑄銅2019
確認《黑狗》鑄銅作品
02
——故其疾如風,其徐如林,侵掠如火,不動如山吧,難知如陰,動如雷霆。
《大福豹》 系列之一絲網綜合版 2019年
《福豹系列》木板水印 2019
《福豹系列》木板水印制作定版現場
《福豹系列》絲網版畫 2019年
《福豹系列》絲網版畫2019年
《大福豹》石膏手繪 2020年
如今,由藝術家與工坊合作開啟了當代藝術創作的新模式,由工坊提供語言媒介和技術方面的支持,而藝術家可以通過這種碰撞激發新的創作靈感,賦予舊有圖像與風格以全新的氣質和活力。
簽署版次
戴先生在這次藝術創作中,不斷傾聽合作藝術家的想法,理解新媒介的語言特質,與年輕人一起探討新作品的藝術表達,最終實現了一次跨越媒介、時間和藝術觀念的再創造。
簽署版次
03
此次推出的戴澤先生限量版畫與雕塑作品,就是藝術家與版畫工坊的深度合作,經過觀念碰撞與媒介轉換所帶來的新成果。
《吐寶鼠》 膠版油印 2017年
本次精選了十余幅版畫與雕塑作品,以銅版、木版水印、絲網版、金屬鑄造、陶瓷等形式,結合手繪、數字微噴等技術,將藝術史中的經典圖像在當代語境中重新激活。
依次為《珍珠梅》、《婆婆頭》、《水仙花》、《山丹丹》
戴老與工作室全新的合作,不但賦予這些畫作新的意義,也通過版畫與雕塑的當代形態與繪畫的歷史感產生共振。
版畫
《蝴蝶蘭》《卡特蘭》
《鳶尾花》《四月天》
部分版畫欣賞
——春水初生,春林初盛,春風十里,不如你......
《白玉蘭》
《紫藤》數位版畫
《四月天》數位版畫 2019年
《花房》數位版畫 2019年
《南瓜》1957年 紙本設色
《雞冠花》
《彌爾頓蘭》
《芍藥》
《御花園之春》
《星光》
《滿園春》
《水仙》
《芍藥朵朵》
《水仙花》
《鳶尾花》
《大麗花》
《忽而今夏》
《姹紫嫣紅》
《匆匆那年》
《牡丹》
《海闊天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