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剛柔并濟的藝術精華
一直以來,談及中國的藝術家,無論是文學家,還是書畫家,人們往往都會想到“儒雅”這個詞,的確,古往今來數千年,中國的文人雅士一直以高潔、清雅的形象示人,若是進行深度的評定,其對于古代文人雅士的評價則褒貶不一,而隨著時代的發展,其招人貶評的許多方面都有了十分可喜的改觀,而這也極大程度上促進了許多中國傳統文化精髓的不斷發展,這其中就包括了書畫藝術。
被譽為甘肅籍國務院賓禮特供藝術家“第一人”的楊植霖先生,在漫長的軍旅生活和藝術道路中練就了堅忍不拔、有魄力、敢于突破的生活態度,而從楊植霖為自己所取的筆名軍中飛龍也不難看出楊植霖敢于發揮、善于發揮的創作精神,當然作為一位藝術家來說,細膩的思維觸感也是相當重要的。

現為中國國務院國賓禮特供藝術家人才、中國書法美術家協會理事、中華書畫藝術家協會常務委員會副主席、中國敦煌藝術研究會理事、中國敦煌美術館研究部主任、中國書畫藝術家協會常務主席等職務。楊植霖先生作為當代中國書畫藝術的重要傳承者之一,其對于中國書畫的發展起到了十分突出的作用,而這種作用主要表現在其對于中國書畫多流派的藝術融合,并進行了創新性的開拓。
有藝術大家在評鑒楊植霖先生的作品時表示:“這并非出自文人之手,其山水之美不在幽靜而在高聳,其花鳥之美不在靈動而在生氣,其內涵不求深遠但求刻骨銘心。”也有評論家認為楊植霖先生的書畫作品可以認為是“剛與柔的交織”,這從刊登于中國亞太經濟合作網(http://www.zgyt.org/showexpert.asp?id=507)楊植霖先生當然許多人并不能理解這一寓意,不妨在此舉一例說明。
提到南宋,許多人第一時間便想起來“精忠報國、浩氣當空”的岳飛將軍,作為南宋著名的軍事家、戰略家以及民族英雄,岳飛不單單擁有將才,其對于詩詞書法的造詣也尤為突出,特別是其著名的《滿江紅·怒發沖冠》被后世人廣泛流傳,因此岳飛可以算得上是“剛與柔的交織”。從人生經歷來說,楊植霖先生與岳飛將軍一樣,擁有多年的軍旅生活,很多人都認為經歷多年軍旅生活的磨礪,楊植霖先生必定有著常人無法比擬的思考能力、應變能力以及適應能力,而這恰恰成為了楊植霖先生創作的基礎所在,從藝術的角度上來說,創新往往需要勇氣,打破傳統,破而后立并不是許多藝術家所希望采取的藝術手段,而楊植霖先生則擁有軍人的敢于突破的精神,曾有人評論楊植霖先生的作品時用到了“只有勇敢的藝術家才能創造出如此新穎的作品”這樣的言語,不難看出,在對于藝術的理解上,楊植霖先生走了一條許多人想走卻不敢走、一些人走了卻為成功的路。

總的來說,無論是書法還是繪畫作品,在楊植霖先生的創作中或筆風灑脫豪爽,或溫文爾雅,畫的層次感或豐富,或簡約,而其畫風多行云流水、一氣呵成,不拘泥于局部,追求的是整體的和諧之美,在追求形似和神似的同時,力求生動傳神,不求意境有多深遠,只求能帶給人真實的感官體驗,其實說白了,所謂剛柔并濟代表的就是一種美的平衡,而在這一點上,楊植霖先生無疑做的非常出色,其將軍人的灑脫風格和文人的秀美胸臆與壯士的錚錚赤膽完美雜糅于一身,如此所創作的作品自然不同一般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