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夜,又臨《圣教序》!結合幼年時對王羲之的廣讀深臨,剎時感覺自己在與今人探道!此感覺尤如中學時代所讀某部匯編歷代大家創作、臨池時有之體悟!諸如王羲之、米芾、懷素等均自述的常有類似于幻覺的感受!莫非吾輩系大師轉世?珍惜!抓緊多臨多練多學多悟!
多數書家一直沉迷于臨習,卻忘記了臨習的目的是什么!許多書家對歷代大家的技法克隆的如火純清,卻找不到自己的影子(存在價值)!筆者以為:臨習碑帖的關鍵在于放下筆的那一刻他悟到了什么?而不是技法是否掌握!
今晚思緒萬千:思老祖宗鐘繇,思老祖宗王羲之,還有我的“啟蒙恩師”柳公權、顏真卿!還有米芾、黃庭堅、懷素!還有舒同、啟功老師!他們是是歷史的標桿,是現在的標桿,也是未來的標桿!
今晚又感慨萬千:感慨今人的虛浮與自滿!“筆墨當隨時代”——這句話已然成了眾多藝術投機分子冠冕堂皇的借口和理由!
自欺欺人終將優秀的國家藝術、民族藝術引入深淵!二王等人在世時不知道會不會把“筆墨當隨時代”這舉話掛嘴邊!當然,那時候還沒有石濤(說這句話的人),但是人家卻做到了超越時代,這個“超越”不知道會是幾千年、幾萬年!就看我們是否有本事再超越了!
筆者以為,石濤所言的“筆墨當隨時代”這句話應該當做一種治學理念來理解,他是謙虛、積極、健康的,最貼近最低要求的理念。而不是一個當下混入藝術圈虛浮人群(筆者稱之為藝術投機分子)的歪理與借口!
鐘文
2013年5月16日深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