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江舟大尺幅的紙本繪畫充滿令人激動的動感。在開放的空間里,眾多的人形聚合在一起,交錯、流動,在墨色深淺的變化中,重組成新的形象,構成新的畫面,產生新的意義。
張江舟作品呈現出了這樣的情感和形象,他“僅僅”需要閉著眼睛就把它畫出來。
人們有這樣的共識,沒有事物是孤立存在的。
然而正因如此才成就了藝術,我們不應窮究其更深的意義,因為無論有無意義,它都是佳作。
在我看來,這些畫面的震撼之處在于,它們連接了現在與過去的記憶。“記憶”是我們現實生活的夢想,就像張江舟在其作品中向我們呈現的那樣,這些作品是我們得以探求過去記憶的途徑。
張江舟的藝術是一種非常開放的藝術,但不能說是自由藝術。這樣的繪畫,在我看來,不是意識形態的產物,而可以被看成一種哲學的藝術性表達。
我發現,張江舟對他的作品有許多圖像積累,從創作初始到繪畫完成,在這詩意的累積中,誕生出有獨特地域性的藝術作品。這意味著他沒有停留在藝術家的自我范疇中,他以作品尋求對話,從個體走向群體。
張江舟的繪畫,其藝術觀念并非從意識形態感知得來,而是對于現實的哲學式認識。
作為個體,張江舟通過作品觀照人類,各種各樣的人類,群體中的人,行動中的人。
開放的藝術意味著:精神的自由,對事物真相的獻身、浪漫和藝術家理智的安排,這些都是藝術家對于所觀察到的現實的一種尊重。
從哲學出發,張江舟對他的藝術畫面進行了深刻的觀察與思考。這就是本文想要闡釋的,張江舟是一個畫家,一個畫家,一個畫家,而這已足夠美妙。
羅伯特•哈特曼,2016年2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