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黃洪作品-《風雪千秋》
中國國家藝術網:您1962年魯迅美院畢業后,一直從事群眾美術工作,先后創作了油畫、雕塑、連環畫、國畫等作品。并且都取得了優異的成績。這些不同的畫種門類,相對來說哪一種對您的影響比較大,或者說您更喜歡哪一種?
黃洪:對藝術來說,連環畫、油畫、雕塑和國畫,都是互相貫通的,只是各有其特點。連環畫講結構布局,油畫是色彩宣泄和貫通,而雕塑是骨感和立體造形,而國畫講的是用墨用筆而達到的意境,這是我的簡要理解,但它們是分類的,又是融會貫通的,既各有特點,又會互補。這些是中國藝術不可或缺的。說我更鐘情于哪種,現在我更側重國畫,因為它是民族的精髓,把秀美的中華山水呈現給藝術界,把自己對山水的理解通過寫實寫意,體現出來。
中國國家藝術網:您早年創作的連環畫《一罐豆漿》、《拂曉出擊》等作品,伴隨著一代人的成長。在全國發行量高達幾百萬冊。在您的連環畫受到人們青睞的時候,您卻沒有單獨的停留的在連環畫的創作上,是什么原因促使您不斷的潛心研究其他的畫種呢?
黃洪:連環畫,當年是配合對青少年教育而作,從藝術講是畫者的基礎。搞藝術的不會停留在一個點上,按現在話說,也應與時俱進才能對社會有所貢獻。
中國國家藝術網:連環畫的創作對您后來的創作有什么樣的影響?主要表現在哪些方面?
黃洪:連環畫的創作對我的藝術生涯是個巨大的鼓舞,因為我的作品被社會所接受,更激勵我積極為祖國和人民服務,創作更多的題材。之后開始畫油畫,其題材廣泛,如《文藝下鄉》、《知青下鄉》、《魯迅》、《江山多嬌》、《壯麗山河》等作品,還有反映民族傳統的作品,如《孟姜女》、《虹螺仙女》等傳說中的人物,之后的雕塑也傳承幾千年的民族英雄和民族文化,如《孔子》、《老子》、《八仙》、《張三豐》等多組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