展覽主題:取象不惑——蘇麟作品展
開幕時間:2017年9月13日下午14:00
展覽時間:2017年9月13日-9月19日
展覽承辦:美門藝術館
展覽地址:北京市朝陽區高碑店文化藝術新街1704號中國油畫院美門藝術館
藝術家:蘇麟 1988年2月生于河南開封,現為中國油畫院特邀青年藝術家。
取象不惑
中國五代的荊浩在《筆法記》中曾經寫到“氣者,心隨筆運,取象不惑;韻者,隨跡立形,備遺不俗”。這句話的前半部講的就是每一個畫畫的人都要面臨的問題:如何處理造型的問題。我們學畫畫最開始的階段都是要盡可能接近對象,那么在之后的成熟階段就要超越對象,形成自己的造型特征。
從造型角度來看藝術史中有幾個畫家做的我認為是非常出色的,文藝復興期早期尼德蘭的赫尼羅姆斯·包西、文藝復興中期的德國小·盧卡斯·克拉納赫、近代法國的喬治·魯奧、意大利的阿梅代奧·莫迪利亞尼、瑞士的阿爾貝托·賈科梅蒂、奧地利的埃貢·利奧·阿道夫·席勒。我認為這些畫家的在造型上獨特的認識、獨特的角度成就了他們非凡的藝術成就。處理形和色兩個造型元素都需要有很大的天分,造型并不是任意變形,主觀的改變物像比例,有造型的藝術家首先有造型的欲望,加上自己對形處理的獨特的視覺角度,有強調某種因素和概括整體的超強能力,從而形成一種視覺樣式,這種樣式既從現實中的圖像中來,但是又不是完全的模擬自然對象,造型是需要很大的天分。
無疑青年藝術家蘇麟有這樣的天分,在中國油畫院的這幾年的學習和創作中,我發現他一方面是很用功、很勤奮,另一方面也很勤于思考,沒有陷于某種困境之中,有獨到的一些見解,可貴之處就是他的一些探索性的紙上作品。我覺得非常好,他的這些紙上作品的有靜物、風景的寫生,我們可以看出來他并沒有完全的模擬抄襲自然,他充分地體現了一個概括和主觀處理的這樣一個特征。他的作品有很強的感染力,明顯的幾何結構意識,省略了很多表面虛華的細節,色彩深沉凝重,這種風格貫穿他這幾年的創作中,我建議他在展覽中把畫的靜物拍照同時和畫展出,這樣我們能清晰地對比出他在繪畫過程中取和舍的處理方式以及對畫面的整體認知。
應該說蘇麟已經找到了一個正確的繪畫之路,只要他在這條路上勤懇地堅持下去,就一定會有更大的收獲。
韓洪偉
2017.8.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