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夏文成簡歷
夏文成,男,云南昭通人,云南省作協會員,昭通市美術家協會秘書長,昭通市老干部詩書畫協會秘書長。有詩文700余首(篇)刊于《詩刊》《中國藝術報》《星星詩刊》《時代文學》《理論與創作》《山東文學下半月》《星星·散文詩》《詩選刊》《北京文學》《上海詩人》《天津文學》《詩歌月刊》《邊疆文學》《草原》《青海湖》《散文詩》《中國詩歌》《海燕》《駿馬》《星河》《山東詩人》《四川詩人》等近百家家各級報刊雜志。
有作品入選《2014—2015中國年度詩人作品精選》《當代新現實主義詩歌年選》《中國新詩精選三百首》《中國當代短詩選》《華語詩歌年鑒》等各種詩歌選本,曾獲昭通市文學創作獎,《人民文學》征文獎、孫犁散文獎等全國性獎項。已出版詩集《秋風不會將大地搬空》《我是我唯一的行李》。業余兼習山水畫。
萬里江山闊步行,數百畫作抒詩情
一一評夏文成山水畫
作者 鐵裕
夏文成是昭通市一個很有潛力的青年詩人,現供職于昭通市文聯。系昭通市作家協會會員、云南省作家協會會員,昭通市老干部書畫協會秘書長,昭通市美術家協會秘書長。
他作文也寫詩,已有700多篇、首詩文見諸各大文學刊物。有作品入選《2012年漢詩年鑒》、《2014年一一2015年度詩人作品精選》、《當代新現實主義詩歌選》、《中國新詩精選三百首》,《中國當代短詩選》等各種詩歌選本。曾獲昭通市文學創作獎、《人民文學》征文獎、孫犁散文獎等全國性獎項。2015年,夏文成利用余業時間,兼習山水畫。他是個高產畫家,幾乎一日一幅,已有數十幅畫作被收藏家收藏。


傳統的中國畫講的是具象,而西方的繪畫說的是抽象。而夏文成的畫非具象,也非抽象,而是意象。何謂意象?簡單地說,意象就是寓“意”之象,就是用來寄托主觀情思的客觀物象。也可以說是主觀的“意”和客觀的“象”的有機結合,也就是融入詩人、畫家思想情感的一種“物象”。在作畫之際,可以借物抒情,這就是將意象運用在畫中的一種手法。
夏文成有著濃厚的山水情懷,他對儒道釋的思想、文化頗有研究。從他的詩文、畫作中能窺見一斑。只因他對中國傳統文化的領悟,因而才有了深厚的文化底蘊,作起畫來,得心應手。



有一個大型美術網擬推出夏文成的畫作。他請我為其寫篇評論,我曾幾度推辭,但是盛情難卻,只好恭敬不如從命。
說實在的,評夏文成的畫有很大的難度。因為他作畫的風格、手法與別人不同。詩人作畫,用“詩情畫意”來表達最恰當不過。因此,他的畫只用眼觀不行,還得用心“讀”,用意“領”,讀懂了,慢慢的品味;領悟了,細細的思索??諠髦?,那畫中的禪味意味況味才會躍然紙上;那畫中的詩情性情真情才會流溢在心靈。
我驚嘆于他在短短兩年的時間里,竟畫出這樣的上乘之作,沒有一定的靈性和悟性是做不到的。




那就讓我們進入他的畫展看看:
看著夏文成的這幅《桃花源》,我不禁想起陶淵明的《桃花源記》:″武陵人捕魚為業,綠溪行,忘路之遠近,忽逢桃花林,夾岸數百步,中無雜樹,芳草鮮美,落英繽紛……"
而夏老師的這幅《桃花源》,展示的又是另一種意境:山水解閑愁。
若是將心境融于畫中,便可看出畫家淡淡的閑愁。你看,近處的是桃花,遠處的是山。我們先來首桃花:靜謐中開得熱烈、潑辣,那淡淡的粉紅色讓人看了舒心、養眼;也看得心平、氣和。桃花雖清,卻不失溫甜,但甜是淡淡的;桃花也香,可是不濃,因此香而不膩。



作為一個現代的青年畫家來說,夏文成能將老莊思想融入畫作中,非常了不起??梢哉f他在用意念、用筆墨展示山水之時,也就在畫中裸露出天地的精、氣、神,從而使自己的精神與自然渾一然體,從而達到莊子的“天地與我并生,萬物與我為一”的最高境界、最美畫意、最佳詩情。
作為一個詩人來說,他的山水畫始終充溢著奔放、飽滿的詩情,更有他對宇宙萬物的領悟。因此,夏文成是用山水畫來悟道,用詩歌來抒情。


看過夏文成的許多幅山水畫,我認為他是在用山水畫來"悟道",又是用山水畫來解"閑愁",更是用山水畫來溝通主體與宇宙萬物之道,從而達到與天地精神往來的大境界。欣賞夏文成的畫,首先要屏心、靜氣,將一切的雜念蕩去,而后才讓視野領略,使心境融入。何也?因為中國畫注重的就是人修、德修、藝修。若無一定的修養,又怎能悟出畫之內涵?若無一定的修養,又怎能看出漫溢在畫中的精、氣、神?
應該說,真正的中國畫是寓意了儒道釋三家之精髓。老子認為:道、天、地、人乃為宇宙中的四大要素。所以他說:″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




但那一朵朵桃花,又在恍惚中幻化了血液的流動;那清純的粉紅色,悄然催放著奔放的詩情;那花間的枝葉,無意中釀造了濃烈的畫意??諠髦?,似有情在悄悄傾訴,有歌在平淡中吟唱。在凝視桃花的同時,靜謐中又演繹出優美的旋律,只想將桃花親吻,不覺又放牧著愉悅的心境。在桃花以外,就是峰巒起伏,連綿逶迤的群山,一座比一座高,一座比一座險。
似在相比,又似在爭雄。霧靄涌蕩,群山似海,既莊嚴又肅穆,在涌動的霧靄中或隱或露,或虛或實,或淡或深。畫家在此處所著筆墨,可謂清爽、簡潔、疏密有致。畫中云海蒼茫,卻又明了、清新,拱托出唯美、雄渾、大氣,使人觀之欲遨游其中。


欣賞夏文成的畫,首先要屏心、靜氣,將一切的雜念蕩去,而后才讓視野領略,使心境融入。何也?因為中國畫注重的就是人修、德修、藝修。若無一定的修養,又怎能悟出畫之內涵?若無一定的修養,又怎能看出漫溢在畫中的精、氣、神?《高山流水》展示的就是:空、靈、秀、動、靜、美。 你看,整個畫面空濛、壯闊,裸露出磅礴、雄渾之氣勢。默然視之,卻又見淡淡煙云浮動,涓涓溪水潺湲。山野巍峨而連綿,穩中有靜;溪水奔瀉而清澈,動中有聲。這里裸露出動與靜的辯證法。


在畫家的筆下,使得屹立的山、靈動的水、涌滾的霧,就這樣″幻化"出來,因而達到了"寧靜致遠,天人合一″的絕妙境界。透過這幅畫,使人看出了畫家"寫意、寫心、寫性"之理念和豐厚的學養和功力?!跺\繡河山》,此畫的特點是色彩鮮艷、畫面遼闊、氣勢磅礴。從前景的山、樹開始,中間淡淡的山嵐,再到遠處的蒼茫云海,層層推進,展示出河山之高遠、壯美。《烏蒙春深》,山野連綿,逶迤橫亙,雄奇巍峨,卻又伴著濃濃春意?!蹲丛破饡r》,近山雄渾,遠山隱約,風起云涌,卻又見峰峰聳立,山山爭奇。


但從另一個視角看,卻又寂然、寧靜,似有一種遠離塵囂,親近自然,靜心沉思之意味。《秋山煙云》,此畫用墨較濃,無論是山是云,皆涌動著濃濃的秋意。山中云煙裊娜,溪水在山下潺湲,憂惚中似有纏綿的雨在飄灑。雖是秋山,卻也有情有意;雖然無花朵,卻也無限美麗。另外,《松云圖》、《江南秀色》、《曲徑通幽》等數十幅畫都一一展現出畫家的功力、詩意,也展示出他對大自然的熱愛,對生命的感悟。
山水畫有意也有情,道法自然造就了夏文成。他清虛、自然,不做作,不雕琢。一切順其自然,將心身融入大化,感悟自然之萬妙。也就是這種無為無我的心境,才是使得他的畫充滿著詩意靈性,也充滿著時代的氣息,生命的活力。
夏文成作品欣賞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