景德只是一個年號,是宋真宗的年號,北宋使用這個年號只有短短4年(1004—1007)。 但因真宗酷愛陶瓷就把它賜給了南方一個以盛產瓷器而聞名的特色小鎮,成就了一段千年佳話。年號本身并無太多意義,只是代表誰在執政的一個符號,對執政者來說他是希望通過年號讓人們永遠記住自己的功德。由于歷史上城頭常換大王旗,故年號多了去啦,除了研究歷史專業的人,老百姓有幾人記得住。但宋真宗做到了,他把自己的名號與精美陶瓷生產地結合、與文化結合,最后被世界記住了!在江西歷史上還有一個聰明的執政者叫滕王,為了彰顯國泰民安,也給自己樹碑立傳,于是搞了一個形象工程——滕王閣。但這個滕王有腦子,不只是建閣,他知道閣樓乃物也,凡物不過百年,物需與文結合才構成文物,這樣才能流芳百世。于是乎,他廣邀天下文人相聚南昌共襄盛舉,恰巧有位奇才少年王勃不期而至,一篇滕王閣記成為了千古絕唱。果真滕王閣先后損毀二十九次,而一再被重建,是因為她是文物。滕王本人一生做事無數,都不被記住,獨這件事名垂青史,這難道不值得為官者思考嗎?看準了并舍得給;讓文與物相結合;這才是宋真宗與滕王功成名就的二大要件。
景德鎮是一個地名,一個小小的鎮而已。其特殊就特殊在她是唯一以皇帝年號命名的鎮,是代表中國贏得世界尊重的瓷都,是中國最古老最有特色的小鎮。匠從八方來,器成天下走。一群有同樣興趣的人為了一個目標聚集在一個特定空間,彼此分工協作,把文與物結合起來,共同打造人間精品,美不驚人誓不休,最后讓業界折服,讓皇帝命名,讓世界驚艷,讓歷史嘆服。這就是景德鎮!以瓷立世,以鎮揚名。她是世人眼中永遠的瓷都,她在世界眼中就代表中國。她的歷史知名度、文產結合度和游客認可度是當今浙江的特色小鎮難以比擬的。景德鎮就是一塊金字招牌,其品牌、商譽及符號等無形資產價值遠大于有形資產價值,只是沒有用好哇!
景德鎮市只是一個行政區域,是一個國家派出的地廳級管理機構,在中國比比皆是。市并不值錢,值錢的是鎮,景德鎮才是世界唯一!與其做一個在世界很難入流且是共性化的城市,何不傾盡全力打造好一個與眾不同,讓人頂禮膜拜的特色小鎮。古人說,山不在高有仙則名,水不在深有龍則靈。舍大取小是一種智慧,既是取巧,亦是機緣。以小見大才是功力,既要底蘊,更要活化。造市難出奇跡,造鎮立見奇效!景德鎮市的核心不是市,而是鎮,是有景德品牌,有瓷茶概念,有文化符號,有歷史沉淀的唯一且特色的鎮。唯一才是特色!
景德古鎮概念的提出正是基于以上的認識,是對景德鎮市現狀的有益?充與修正。因為她太新了、太洋了、太大了,而失去了她本身的韻味和價值,也與游客心目中的景德鎮漸行漸遠。景德古鎮不是復建舊城,而是重新打造景德印象,把人們對景德鎮的向往用一個小鎮的方式集史集美進行呈現,并結合城市功能和旅游功能進行合理化布局。目標一就是通過打造天下第一鎮,引領資源沽竭城市的產業轉型;目標二是力爭在文化資源與生態資源經濟化這兩大難題上有所突破,讓景德古鎮成為解讀“富裕美麗幸福”的江西樣板,具體就是要畫好景德鎮的清明上河圖與富春山居圖,守文化之正出經濟之奇;目標三是盡量做到能讓景德鎮人滿意、游客滿意和投資者滿意。只有實現這三滿意才代表成功,缺一不可;目標四是推出“三定一包”的具體產品,即讓每個來景游客都不空手而歸,除了看吃游,我們還可以為每個游客訂制一套專屬的餐具、茶具、酒具與一包特制浮紅。讓景德鎮訂制重新走進千家萬戶,成為新時代全新的生活方式。
文化傳承,
借古博今,
以鎮耀世,
景德永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