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11月7日,由文化和旅游部恭王府博物館主辦的“萬象融心——安濱水彩作品展”在恭王府博物館安善堂展廳開幕,展覽展出了藝術家安濱近年來的水彩畫創作50余件,全面呈現了他在該領域的研究與實踐成果。
“萬象融心——安濱水彩作品展”開幕現場安濱,現任職中國美術學院繼續教育學院院長、教授。英國奧斯特大學(University of Ulster)哲學博士。1980年,安濱進入中國美術學院學習版畫,積蓄了大量藝術創作方法和實踐經驗。1984年,安濱獲得了中國美術學院版畫系唯一一個留校名額,并開始了漫長的執教生涯,期間他一直恪守和遵循著藝術前輩的言行及教化,培養了大批藝術人才。
1997年,中國美院的版畫系和英國的奧斯特大學建立了一個互派學者的協議,安濱有幸成為這個協議的惠及者,前往英國留學,開啟了他探究西方文化和教育的全新歷程。在英期間,安濱慢慢認識到中西融合不是表面的模仿和挪用,而是以藝術作品身后的視角與方法為助力,明了東西方藝術史的上下文,在各自的基點上讓藝術新生。
創作上,安濱開始由版畫轉向水彩,他系統地研究了英國水彩繪畫,并對歐洲大陸的水彩繪畫的發展脈絡及藝術家個案進行了充分細致的研究。在創作實踐領域,安濱汲取英國乃至歐洲的水彩繪畫傳統與中國古代繪畫的美學觀念及由此而來的畫理和法度相融合,并將其滲透到水彩繪畫材料與語言的內核之中。無疑,這種交叉互釋的重塑為水彩繪畫藝術帶來了新的力量。
風格上,安濱的水彩色調豐富多變、色彩濃郁、意氣縱橫。似乎是受英國人透納繪畫方式的影響,安濱也十分熱衷各地域的外景現場繪畫,此次展覽展出了一系列安濱我外景寫生作品。

中國美術家協會原駐會副主席、分黨組書記、中央美術學院教授吳長江開幕致辭

中央美術學院教授、中國美術家協會水彩畫藝委會副主任李曉林開幕致辭

中國美術學院繼續教育學院院長、藝術家安濱開幕致辭

安濱院長與中國美術學院學生合影
此次展覽的主題為“萬象融心”,意思是指“我所創作的對象不是簡單的模擬,而是從藝術家本人的內心世界和情感中孕育和提煉出來的形象。”安濱在接受雅昌藝術網采訪時說到。
“西方傳統的繪畫更傾向于對描繪對象的逼近,并由此形成了諸多技巧、規則、方法;而中國人的繪畫更傾向于從文化、宇宙觀、精神世界出發,呈現自身的精神姿態與情懷。在英國學習期間,我通過對中西文化的平行比較,從嚴謹的英國水彩繪畫傳統與中國古代繪畫中尋找到了適合自己精神追求和藝術表現的詞根,并將這種認識和感受傾注在我面對自然物象的原色世界所涌起那特有的心境和整個作畫過程中。”
“我的創作運用了非常多的直抒胸意,把中國人繪畫那種‘暢神’與‘書寫’的狀態灌注到造型中去,方法上我采用的不是中國畫的黑白水墨,而是用西方的光色學理,構筑成我自己的世界。”

展覽現場
開幕式上,嘉賓云集,中國美術家協會分黨組書記、駐會副主席徐里為安濱教授水彩作品展發來賀詞,“當前,中國水彩畫在整體上透露出時代蓬勃發展的生機,特別是改革開放以來面向世界不斷吸收、研究、借鑒國際繪畫諸多有益因素,廣大水彩畫家更加明確了站在自己的文化土壤上來思考中國水彩畫藝術的發展,思考中國水彩畫的價值定位,安濱就是其中一位。作為一位美術工作者,關注什么,思考什么,展現什么樣的精神面貌,構成了安濱的畫面底色。衷心希望借助此次展覽,安濱能夠繼續深入生活,扎根人民,更加積極主動的記錄新時代,書寫新時代,創作出更多無愧于時代的好作品。”
中國文聯副主席、中國美術家協會副主席,中國美術學院院長許江為安濱教授水彩作品展的賀詞中這樣寫道:“看到微信上傳來的近作,水色蕩漾,筆致飛匿,很替你高興。你是水彩水粉界的老兵,多年來在水彩水粉的田原里勤于耕耘,尤其近年來對英倫水色透明技藝的研究,讓筆意更為活潑,色韻更為生動。萬象者,入于目,會于心,呈于象,此所謂萬象融心。”
在中國美術家協會原駐會副主席、分黨組書記、中央美術學院教授吳長江看來,安濱對美術界的貢獻主要體現在兩個方面,“一方面是他對美術創作的探索,另一方面是他對基礎教學和學生培養等方面的研究和推進。”
中央美術學院教授、中國美術家協會水彩畫藝委會副主任李曉林認為,“近年來,安濱在水彩界比較活躍,創作了大量的風景人物,尤其是畫面的色彩,通透淋漓,既得到了英國水彩的真傳,又表達了中國人的意趣,在水彩界產生了非常好的學術影響。”

展覽現場
在《美術》雜志原主編王仲看來,“安濱既是一個優秀的版畫家,也是一個非常有活力的水彩畫家。他從小就學版畫,后來又一直從事版畫創作,隨后到英國留學,期間對水彩有了一個深入的研究。回國后,他將西方的水彩畫與中國傳統繪畫和中國寫意精神密切結合,形成了獨屬于自己的風格。”
中國藝術研究院版畫院王煒院長對安濱水彩的評價:安濱的水彩用三個特點來概括:1. 畫面留白。他的畫面留白體現的是他有大格局。畫面的大局觀。2. 安濱的水彩繪畫筆力強健氣韻非常生動,展現出中國人繪畫的寫意精神,體現了中國人特有的意境之美。3. 安濱的水彩有自己的獨特風格,高度凝練。他的風格特點突出,他繪畫發展是在自己的風格中提高而不是模仿和拼湊別人的東西。
作為安濱在中國美術學院的同班同學,中國美術館原收藏部主任,中國藝術研究院版畫院副院長鄭作良看了此次展覽后,非常高興,“在英國的學習使安濱對水彩有很深的研究,他的水彩也帶有英國的氣魄,此外,我們從中還可以看到他在素描、造型、色彩等方面的扎實功底。當下藝術圈中很多人靠照片畫畫,而安濱的創作則全是通過現場寫生完成,這一點非常可貴。”
對安濱來說,能夠在安善堂舉辦“萬象融心——安濱水彩作品展”,一切都是最好的安排,“此次展覽是我向同行和朋友的一個匯報,希望大家多多指點,為我今后的發展創作和思路提供更多的思考。”
藏紅花 105X75cm 水彩 安濱 2013
中國文聯社團辦主任、社會組織黨總支副書記周雪靜,中國駐美國舊金山總領館原總領事、外交學院黨委書記兼常務副院長袁南生,中國美術家協會原駐會副主席,分黨組書記,中央美術學院教授吳長江,文化和旅游部辦公廳原副主任楊秀芝,文化和旅游部恭王府博物館原館長孫旭光,文化和旅游部恭王府博物館副館長邊偉,中央美術學院原副院長董長俠,中國文聯美術藝術中心副主任李偉,《美術》雜志原主編王仲及夫人錢曉霞,中央美術學院教授、中國版畫家協會原常務副主席宋源文,中國藝術研究院版畫院院長王煒,中國收藏家協會原會長閆振堂,中國文化信息協會會長黃河浪,中國文化藝術發展促進會會長霍鳳仁,中央美術學院教授、中國美術家協會水彩畫藝委會副主任李曉林,中國嘉德國際拍賣有限公司董事總裁胡妍妍,中國美術館原收藏部主任、中國藝術研究院版畫院副院長鄭作良,團中央影視網絡中心主任、書記金東,總政歌舞團少將孫麗英,空政文藝創作室一級美術師、中國工筆畫學會常務理事王一帆,中國人民保險公司財險分公司原紀委書記虞兆峰,北美永新石油能源有限公司總裁、柏年基金會主席王伯年,文化和旅游部老藝術家書畫院副院長民政部中國地名學會國際文化藝術專業委員會副會長候耀洲,北京民進書畫院副院長董艾艾,著名重彩花鳥畫家王貴群,中央美術學院城市設計學院副院長、中國美術家協會水彩畫藝委會副秘書長田海鵬,中央美術學院教授王兵,清華大學美術學院教授、中國美術家協會綜合材料繪畫藝委會副主任宋克,清華大學美術學院教授白蕓,北京魯迅博物館典藏部夏曉靜,中國科學院空間科學與應用研究中心北京空海科技發展有限公司CEO王冰,北京人工智能學會副主任樊麗陽,中藝國際展覽館館長朱冬,中國假日博物館CEO沈魚,《文化時空》雜志執行主編伊紅梅,中國《名家水彩》什乙,中國名家畫院姜沛,中國美術學院繼續教育學院院長安濱出席了展覽開幕式。
展覽自11月7日將持續至17日。
天山深處 68x97cm 水彩 安濱 2019
駝音悠遠 68X97cm 水彩 安濱 2019

伏爾塔瓦河畔的布拉格古城 54x73cm 水彩 安濱 2019

彼岸芬芳 水彩 150x90cm 安濱 2018

南疆人 61X46cm 水彩 安濱 2018

青犢 水彩 76x105cm 安濱 2018

萬圣湖眫 水彩 46x61cm 安濱 2018

紅裙 水彩 76X56cm 安濱 2017

枕水人家 61x46cm 水彩 安濱 2013

高原仰望 76x56cm 水彩 2012

和煦秋陽 77X57cm 水彩 安濱 20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