向何香凝校長致敬
《坐看云起》李緒洪中國畫作品(四)
坐看云起時——李緒洪和他的水墨畫
李青
李緒洪是一位集學術研究與藝術創作為一身的專家型教授。他在創作和研究方面取得的成果,證明著他能夠超越古今,駕御東西,從而獲得藝術的至境。他的作品多次入選文化部和中國美術家協會主辦的全國性美展并獲獎。2 0 0 3 - 2 0 0 9 年,他致力于古建筑研究,從博士到博士后的研究經歷,加深了他的人文知識積累以及觀念的轉換與更新,開拓了他的胸襟與藝術視野,以致使他以獨到的審美眼光,去感受藝術的真諦。
李緒洪教授早期的水墨作品,以淡泊、悠然的筆墨來表達自己對生活的感悟,那是對生活的“客觀”自在描寫,同時,又是對現實的超越。經過建筑學博士、博士后的學習研究經歷后,他的水墨畫創作開始轉向挖掘對象的結構空間,剖析對象的內在構造,在重墨處一筆到位支撐整個畫面的結構空間,淡墨部分則似物象結構進行穿插,形成了形式上的對比,達到了一種獨有的審美境界。
李緒洪教授重結構、重精神的傾向使他有意識地放棄了表現對象的外觀,而關注和表達藝術的本質。近期作品力求意境與內涵的追求,強調寫實與寫意的有機結合及筆墨的運用,用干潤相濟的筆墨使畫面充滿水墨氣韻,用重筆塑造對象的形態,在線與點的交織中構成畫面的框架,使作品具有深厚、雄渾的視覺元素,彰顯出他內在的剛健精神和人文氣質。他在自己的學術著作《潮汕建筑藝術》中寫到:“一塊石頭、幾個欄桿組合在一起就代表了一個特定的空間環境。”傳統建筑的簡約之美都在他的印象系列如《磧口印象》、《南岳印象》、《丹霞印象》、《華山印象》等水墨作品得以呈現。
李緒洪教授擅長喜歡描繪壯麗的山川、飄逸的游云和厚重的丘壑,在這些景觀中偶有流水溪泉盤旋其中,實為對生活的詠嘆,對山河的立傳。他把自己樸素本真的精神世界,通過粗獷的筆墨傳達給讀者。演繹出新的山水空間。在他營造的結構水墨空間里,我們看到了一種精神的歸屬。他的水墨創作堅持以生活為基礎,堅持以自己獨特的審美理念,探尋物我交融的文化語境,展現著一種文化自覺的觀念,表達著一種率真質樸的風尚。
李緒洪教授的水墨畫創作已經達到了一個語言獨到、風格鮮明、意境幽遠的藝術境界。在未來的歲月里,相信他會不斷強化自己的藝術探尋,在理論與實踐的結合中,開創一個更新的審美境界。
作者系西安美術學院學術委員會主任、二級教授 博士生導師
2013年6月于古都西安
李緒洪中國畫作品:
故山行云 145x145cm 紙本彩墨 2016
靈山秀色 145x145cm 紙本彩墨 2016
云日輝映 90x145cm 紙本彩墨 2016
霖田古道 108x138cm 紙本彩墨 2015
云抱青山 108x138cm 紙本彩墨 2017
云自水自閑 108x138cm 紙本彩墨 2017
嶺頂臨日 108x138cm 紙本彩墨 2017
門徑俯溪 108x138cm 紙本彩墨 2017
姚江水暖 108x138cm 紙本彩墨 2017
古階綠韻 108x138cm 紙本彩墨 2017
拔翠五云 108x138cm 紙本彩墨 2017
古寺圍墻 28x56cm 紙本彩墨 2017
磨鏡臺 28x56cm 紙本彩墨 2017
磨鏡臺云海 28x56cm 紙本彩墨 2017
山景 28x56cm 紙本彩墨 2017
魔鏡山門 28x56cm 紙本彩墨 2017
萬福寺 28x56cm 紙本彩墨 2017
萬壑煙云 28x56cm 紙本彩墨 2017
大霧嶺古道 108x138cm 紙本彩墨 2018
千尋山色 108x138cm 紙本彩墨 2018
遠山無墨 108x138cm 紙本彩墨 2018
732電臺 108x138cm 紙本彩墨 2018
春晴看山 108x138cm 紙本彩墨 2018
大昭寺白塔 56x28cm 紙本彩墨 2018
橫看萬嶺 108x138cm 紙本彩墨 2018
空山新雨 108x138cm 紙本彩墨 2018
貓貓河古松 108x138cm 紙本彩墨 2018
山光水色 108x138cm 紙本彩墨 2018
白云泉 108x138cm 紙本彩墨 20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