編者按:12月20日由北京文博會組委會辦公室、北京市文化創意產業促進中心、北京歌華文化發展集團、中國經濟網共同主辦,中國經濟網文化產業頻道獨家承辦的首屆中國藝術品市場發展峰會在北京歌華大廈召開。中國藝術品市場研究院副院長、研究員西沐老師雖因事未能參加,事后特將自己為本次活動準備的觀點發給文化產業頻道編輯部,小編特整理此文以饗讀者。
在分析與研究世界藝術品市場與中國藝術品市場發展的互動關系的過程中,中國藝術品市場研究院副院長西沐教授指出,在藝術品市場全球化發展的過程中,為北京帶來機遇與挑戰的同時,北京要主動為世界藝術品市場新格局構建做貢獻。

中國藝術品市場研究院副院長、研究員,文化部文化市場發展中心研究員,文化部《中國藝術品市場白皮書》主筆、統籌人、博士生導師西沐做客中國經濟網“文化名人訪”。王巖/攝
世界藝術品市場格局變化為北京帶來機遇與挑戰
西沐指出,國際藝術品市場在金融危機后,特別是尚處于債務危機的歐美藝術品市場在大環境的不斷積壓過程中,世界藝術品市場正處在深刻的分化之中。首先是追逐經典與典范及關注新生力量正在成為市場的一種主導力量。其次是市場的多中心、多極化格局正在使熱點多元化市場聚焦的力量沿著文化認同的大背景而不斷地區域化。第三,市場國際化與熱點區域化正在大行其道,并成為市場的一個重要看點。第四,大環境越不穩定就愈加強化世界藝術品市場的分化趨勢。在這一大背景下,中國乃至亞洲藝術品市場雖然表現出了強勁的增長勢頭,不僅僅是世界藝術品市場的中心會東移,或者說已經在東移,世界文化藝術中心的東移也是大方向、大趨勢,只是以后的世界,無論是文化藝術中心,還是藝術品市場中心,不可能是單極化的,應是多極化的市場格局。但無論是多少極,中國無疑會是極為重要的一極。
西沐認為,中國藝術品市場在世界藝術品市場的地位迅速提升并得以鞏固,中國已成為當之無愧的世界藝術品第一大市場。在國運牽引與巨大消費能力的推動下,大中華圈的文化認同感進一步增強,北京作為世界文化中心之一的地位正在浮現。同時,隨著中國藝術品市場國際化與國際藝術品市場中國化的進程的推進,北京作為世界藝術品市場中心之一的格局正在不斷地顯現出來。主要表現在以亞洲藝術品市場整合能力增強為契機,逐步形成以中國香港為前沿、以北京為中心的世界藝術品市場新的增長極在迅速崛起。
西沐同時指出,全球化是一把雙刃劍,藝術品市場的發展也是如此,它一方面有利于藝術品要素在全球范圍內的優化配置,給我國藝術品產業經濟發展帶來了新的機遇;另一方面,當藝術品市場資源在世界藝術品產業經濟全球化過程中,由于西方發達國家的話語權強大,不可避免帶來其市場關系的全球化問題,一系列新的矛盾和問題產生就難以避免。為此,在這種狀況下,我們應重點處理好幾個關系:一是強調主動性,在開放與自主主導中,把握關系的主動性;二是優先培育核心競爭力,在發揮藝術品市場資源比較優勢與構建競爭優勢的關系中掌握主導權;三是關注藝術品市場內在創新能力建設,重視外來資源的整合與自主市場創新的導向關系;四是聚焦關鍵、難點問題突破,解決好藝術品市場局部突破與全面繁榮發展的關系,以突破帶動發展。當前,北京藝術品市場在不斷走向世界藝術品市場中心的發展過程中,還存在不少問題,主要體現在以下幾個大的方面:①發展快、問題多,政策與體制障礙多;②藝術品市場在區域發展中的戰略定位不明晰,布局較亂;③支撐服務平臺缺失;④專業化、職業化人才缺乏;⑤市場及產業的支撐服務體系的支撐力度不足。事實上,北京藝術品市場在業態發展的專業化、職業化水平上還與世界第一的市場規模要求尚存在較大的距離。可以說,世界藝術品市場發展格局的變化為北京帶來的不僅僅是機遇,更多的也是挑戰。
北京要在世界藝術品市場格局建構中找準定位與突破口
所以,北京藝術品市場在不斷走向世界藝術品市場中心的發展過程中,要在新的格局中尋找定位與突破口。西沐認為,定位與突破口的尋找,主要要圍繞以下三個大的向度來展開:
一是在世界藝術品市場格局改革及治理過程中尋找定位與突破口;
二是在大發展大繁榮的發展格局中尋找定位與突破口;
三是在藝術品→商品化→資產化→資產金融化的大勢中尋找定位與突破口。
北京急需在世界藝術品市場新格局中找到自信
西沐認為北京急需在世界藝術品市場新格局中找到自信,自覺為世界藝術品市場新格局構建做貢獻。西沐認為,當下,北京急需在世界藝術品市場發展中找到自信,在自信中自覺地建構。
一是建立發展的共識。藝術品市場全球化進程,共識是其價值觀形成的基礎。中國如果想為世界藝術市場貢獻更多價值,就需要在共識的形成上有所作為,而不是自言自語,即在充分認知世界文明的大背景下,通過文化藝術交流,形成審美共識,在世界產業與文化藝術經濟的大架構中,構建與世界接軌的、具有中國特色的理論體系與實踐方略。這需要依靠政策法規來優化環境,依靠開闊的視野,廣博的胸懷及從高處著眼的認識來提升理念。通過走出去、請進來的方法,加強文化藝術及人才交流來鍛煉與培養隊伍。更為重要的一點,如何把市場機制與國家及區域的戰略取向有機地結合起來,這是最為關鍵的。
二是展開藝術品市場發展戰略研究及規劃布局,對藝術品市場的發展進行頂層設計,建構世界藝術品市場中心應有的框架。
三是要增強發展的自覺意識與對緊迫性的認識。中國藝術品市場已成為世界最具活力與潛力的藝術品市場之一,再加上中國概念在世界范圍內的廣泛認識,可以說,北京成為世界藝術品市場中心之一的趨勢不可阻擋,關鍵是要只爭朝夕。
四是要建立建構支撐服務平臺。主要包括:①創作生態服務平臺。②交易體系服務平臺——大力進行交易建設,現在的北京藝術品市場的很多問題不是購買力的問題,更多的是流通的問題。我們需要的是大流通、大交易。其中國際化更需要大輸入、大輸出。③市場支撐體系服務平臺。④管理服務平臺,報關、保險、工商、稅務。其中保稅服務很重要。從稅收方面來講,保稅服務執行方受海關委托,為文化企業提供進出口報批、物流、通關、倉儲、評估、擔保、保險、交割、結算等全流程保稅服務。⑤人才教育支撐服務平臺。面對世界藝術品市場正在發生的深刻變化,中國不僅需要高端的世界藝術品市場專業人才,中國更需要培養高端的世界藝術品市場專業人才,需要具有世界一流水準的世界藝術品市場研究機構及人才培養基地,從而更好地提升中國藝術品市場專業化與職業化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