受訪人:董國強 北京匡時國際拍賣有限公司董事長兼總經理
問:北京匡時春拍成交額突破10億,創下歷史最高單季成交記錄,您如何評價?
答:自去年秋拍以來,北京匡時基于對藝術品市場的觀察和理解,一直對2010年春拍再上新臺階表示充分樂觀。事實證明我們的判斷正確。在今年春拍中,藝術品市場持續井噴,各大拍賣公司紛紛取得優異成績,匡時這次春拍雖然沒有億元級別的“超大件”拍品,但我們的單季成交額一舉突破10億元,接近去年全年成交額,其中價格超過千萬元的拍品有24件之多——這充分說明,北京匡時跟上了行業發展的步伐,沒有在這一輪藝術品行情中掉隊,對此,我們感到欣慰。
在剛剛結束的春拍中,北京匡時有兩個方面的表現可圈可點。其一,我們悉心打造的“南張北齊”、“四王吳惲”和“清代宮廷”等重要專場大獲成功,以每場不超過30件拍品的精品陣容,均取得了單場成交率超90%、成交額超1億元的佳績。而在匡時具有傳統優勢的古代書法專場中,更是出現了好幾件打破作者個人拍賣紀錄的優質拍品。這反映了市場與行業內部對北京匡時專業的充分認可。
其二,在瓷器雜項和油畫雕塑領域,北京匡時相比過去幾年有了顯著進步。由于客觀原因限制,北京匡時2009年暫停了瓷器類別的拍賣,至今年甫一恢復,就取得了超過2.4億元的不俗業績,行業評價也比較好。與此同時,油畫雕塑類拍品也受到當代藝術市場整體反彈的有力推動,在我們的充分準備之下,成交額超過8000萬元,接近歷史高點。這說明匡時的業務結構正在變得更均衡、更具競爭力。
問:自從去年秋拍之后,突破億元價位的藝術品頻頻亮相拍場,這背后有哪些力量在推動?
答:我認為“億元時代”的藝術品拍賣市場受到來自三個方面不同參與者的合力推動。首先是以藝術品流通與經紀為生的行家們,他們依然是這個市場的中堅力量,加起來可以買走整個市場上將近一半的藝術拍品。由于行家這個群體對市場的了解相對深入,他們的積極參與是對市場具有信心的最直接體現。其次,是那些已經充分領略到藝術收藏的巨大樂趣和藝術投資的巨大回報的“老”藏家們,他們的持久熱情在不斷推高藝術品拍賣價格,并一手促成了“億元拍品”的誕生。再次,是不能忽視的“新”藏家們,他們雖然新近入場,但人數之多、購買力之強出乎很多拍賣公司的預料。本次匡時春拍約有25%-30%的客戶由這部分新藏家構成,一方面說明匡時的社會影響力在擴大,更重要的是說明藝術品投資的巨大潛力正在為更多人所了解。
問:您所提到的新進場買家主要來自哪些行業與地域?他們出于何種目的介入藝術市場?
答:與老的藏家一樣,這些新買家來自各行各業,但以金融、房地產行業的企業主為多。他們投資藝術品的目的無外乎三種:合理配置資產、追求投資回報和個人興趣愛好。從地域上來看,上海、江浙、山西仍然是收藏重鎮,但近一兩年來華南地區買家數量也有所增加。
問:在如此火爆的藝術品拍賣市場中,不斷攀升的價格究竟由誰決定?個人還是機構?
答:藝術品市場的定價權不可能被幾個人或幾家機構左右,真正的決定權還在于市場。目前中國藝術品市場在不斷壯大,藝術品的數量已經相對充裕,因此市場的供需情況已經能夠決定價格。在一個真實的市場中,即使是一件孤品,都可以找到同時期同類型的作品作為參照,從而形成估價區間。價格不以人的意志為轉移,它只相信市場。我們平時在給每件拍品定價時一定會去盡量征詢很多行業人士的意見,而不是單單聽從某個行家或者機構的意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