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代中國畫的發(fā)展面臨著在藝術創(chuàng)造與社會接受兩方面都不斷提高水平的形勢下如何走向深度的問題,在新的文化條件下,水墨人物畫更需要解決對現(xiàn)實的關切視角和對語言的關切方式,這兩方面合為一體,才是一種整體的推進。本次展覽旨在通過6位畫家的一批新作,展現(xiàn)當代水墨人物畫創(chuàng)作的一些重要特征。這6位畫家在長期的探索中業(yè)已形成了鮮明的個性風格,創(chuàng)作成果也毋庸贅言,但在他們個性的努力中擁有自覺的學術意識和不斷清晰并且堅定的學術追求,這就使得我們可以從他們的風格差異中看到共同的精神指向和文化抱負,他們對人的主題的關切和對水墨語言的關切以及展開的關切向度,為討論水墨人物畫的當代發(fā)展提供了一種契機,這是本次展覽的主旨。
中國社會的時代變遷,現(xiàn)實中人的生活況境的豐富性與復雜性,為水墨人物畫提供了充足的素材,但是,水墨人物畫需要在關于人的存在的思考上體現(xiàn)時代的角度與精神的深度。他們在人物畫這個領域沉潛經年,一方面秉承著20世紀以來中國畫反映現(xiàn)實的傳統(tǒng),另一方面以一種新的人文主義情懷關切現(xiàn)實,其中最突出的是去除虛飾,呈示真實,將自我置身于生活的“現(xiàn)場”,“直面”生命的型態(tài),通過貼近社會的不同群體或個體,以表達自己“切身”與“切心”的感受。無論是在都市化進程中改變命運的人物,還是在地老天荒的世界里不變的生活,在他們筆下都呈現(xiàn)出當下的印記,擁有鮮活的魂魄。
如果說當代水墨人物畫的“精神性”在于對于生命存在的真誠關切和深度的體驗,那么可以說,人物畫的筆墨語言價值在于滲透了當下視覺藝術感受的“當代性”。毫無疑問,在這些畫家的筆墨基因里,綜合了古典的傳統(tǒng)和現(xiàn)代的經驗,筆墨的品質、格調、內涵是他們始終追求的目標,但他們在筆墨的“治學”生涯中為自己設置了課題,以理性的意識錘煉自己的筆墨感覺,一方面注重從“小”筆墨走向“大”筆墨,從把握形勢結構整體的當代特征入手,既拉開和已有水墨語言樣式的距離,更遠離流行的習氣與趣味,以綜合的學養(yǎng)營造新穎的視覺意境;另一方面,他們在寫意的筆墨語言上堅持“寫”的感性,并且突破陳規(guī)和常矩,以情感與靈魂為媒介,在“寫”的過程中心手合一,在塑造形象中充分發(fā)揮筆墨的表現(xiàn)力,使筆墨不是外在于形象的符號,而是貼切于形象并與形象共生澄明的語言。